有史以來最嗆批評! 馮德萊恩狠批中「補貼、傾銷、挺俄」 北京回擊 : 不應陷入對抗
作者: 李建緯
在中歐峰會即將召開之際,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當地時間7月8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對中共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及貿易政策發表強硬言論,被視為對中共國迄今最為直接的批評。圖:翻攝自騰訊網
在中歐峰會即將召開之際,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當地時間7月8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對中共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及貿易政策發表強硬言論,被視為對中共國迄今最為直接的批評。
馮德萊恩指責中共國對俄羅斯的「堅定支持」正加劇歐洲的不穩定與不安全,聲稱中共國實質上正為俄方戰時經濟提供支持。她強調:「我們不能接受這一點……中共國如何與普京政權互動,將成為中歐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她並未止步于地緣政治議題,還在貿易層面指控中共國「傾銷補貼過剩產能」,並批評中共國針對稀土實施出口許可制度,稱此舉對歐洲製造商造成衝擊。
不過,馮德萊恩也承認歐中在氣候議題上仍有合作空間,形容中共國「既是清潔技術競賽中的領先者,也是全球脫碳的重要合作夥伴」,主張在競爭與合作之間尋求平衡。
針對歐洲企業對中共國稀土出口管制的疑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柏林回應表示,對軍民兩用物項實施必要管制是各國主權範疇,中共國相關政策符合國際慣例,也設有「快速通道」保障歐洲企業正常需求。他強調,有人藉此刻意炒作中歐矛盾,實屬別有用心。
江蘇連雲港碼頭待出口的稀土。圖:翻攝自中新社
在貿易領域,中歐摩擦近期持續升溫。去年10月,歐盟對中共國電動汽車課徵反補貼稅,中共國則對歐盟白蘭地進口展開反傾銷調查。本月5日起,對部分歐盟品牌正式徵稅,但仍有34家企業符合免稅條件。
此外,歐中之間的醫療器材採購爭端也日益升高。中共國商務部日前表示,歐盟採取限制措施阻礙中共國企業參与其公共採購,中共國不得不祭出對等限制,以維護自身企業合法權益與公平市場環境。
儘管歐中關係面臨挑戰,雙邊溝通未曾中斷。6月30日至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歐盟總部、德國與法國,期間出席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以及中法、中德外長會晤。
上萬台等著運輸到國外的中共國比亞迪電動車。圖:AFP
7月2日,王毅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會談時指出,中歐文化價值觀有所不同,但不應因此視彼此為對手,更不應陷入對抗。他強調,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與經濟體,應強化合作,共同為動蕩的國際局勢提供穩定性。
王毅呼籲歐方建立更為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展現務實態度,推動中歐關係在分歧中尋求共識,在合作中共創未來。
王毅呼籲歐方建立更為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展現務實態度,推動中歐關係在分歧中尋求共識,在合作中共創未來。圖:翻攝自《一一視界》
來源:新頭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