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变身“熔炉”,极端高温天气即将刷新历史记录,附防高温实用指南,快收藏

2019年12月14日 18:45

来源:澳洲第一传媒

据《每日邮报》报道,随着炙烤西海岸的严酷热浪天气准备东移,澳洲下周或将迎来史上最热的日子。

这个圣诞季,珀斯遭遇前所未有的热浪侵袭,从周四起预计连续4日的气温将突破40度,至少持续到周日。

珀斯此前未曾在12月份遭遇过连续两天以上的破40度高温。

而日前徘徊西澳的热气团,下周后几日将袭向全国。

气象局(BOM)的气象专家伊迪(Diana Eadie)向澳洲广播公司表示,预计未来7天左右的时间,澳洲南部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会打破纪录。“这次的高温非常有可能将刷新南澳乌那达塔(Oodnadatta)保持的50.7度历史最高温纪录。”

据悉,这一历史高温是在1960年1月2日所创。

伊迪还称,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气温情况,最好是将全澳各地在任一一天的最高温进行综合考虑。按此衡量标准,2013年1月7日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当天全澳平均气温达到40.3摄氏度。

对于悉尼与墨尔本来说,因为有海风吹拂的原因可以“幸免于难”,但内陆郊区可能仍然闷热。

气象局预测,从周二开始,墨尔本温度可能逐步身高,从星期二开始一直到周五,最高温度可能有41度。

气象局表示,周四悉尼将达到33度,而彭里斯等西部郊区可能达到44度。

1972年圣诞节前夕,12月最热的一天在昆士兰州的伯德斯维尔市被标记为49.5度。

在南澳大利亚的Oodnadatta,记录到了澳大利亚仅有的三个可可靠测量的高于50度的温度中的两个,1960年1月2日为50.7,第二天为50.3。

1998年2月19日,西澳大利亚州的皮尔巴拉(Pilbara)的玛迪(Mardie)达到50.5度。

鉴于酷暑,澳大利亚可能在下周的几天中挑战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目前新州仍有

超过120起大火还在继续肆虐

其中至少65处大火处于失控状态

上周起,

大悉尼地区

Hunter Vallley,

Illawarra,Shoalhaven

等地区

已经实施了全面禁火令。

本周起,

悉尼也全面开始实施2级的限水令。

空气剧毒,

水资源急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高温天气来临的消息,

对新州来说,

显然是雪上加霜。

不过,即使天气苛刻,人们也依旧要生活的,且圣诞节临近,对于当地人来说出门、采购、上班都不能耽搁。

这里有一些在高温出行时防止中暑的小贴士,大家可以收藏一下,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

预防中暑不喝糖饮料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 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

高温天气时,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急救专家表示,高温天气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阳光强烈时避免晒伤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并且尽量避免太阳直晒。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同时,还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指数值15及以上的防晒霜。

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避免反复日晒;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在晒伤处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不要挤破水泡。

户外活动需注意防护

如果需在高温条件下行走或锻炼,应逐渐增加强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

当感觉到心跳加重且胸闷憋气,尤其是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虚弱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到背阴且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病情严重者需立即到医院治疗。

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最好轮换作业、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工作期间,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应急中心专家提醒,结束户外活动回到室内后,切忌立即开空调,避免感冒。

与此同时,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平时也可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

不过鉴于悉尼的空气,可能在健身房的会效果会好一些。

重症中暑学会紧急处理

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前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热衰竭可由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

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发生重症中暑时,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此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

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为其喂食液体补充水分。如果病人发生呕吐,翻转其身体使之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专家强调,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但可以帮助人们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

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专家特别提醒,

千万不要将婴幼儿

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在太阳照射下车内温度会迅速升高,即便车窗留了缝隙,车内温度还是可以在泊车后10分钟内上升近7摄氏度。

此时留在车里的任何人都有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家长与孩子一同驾车出行,当停好车辆准备离开时,请确认随行的所有人都已经下车。不要忽视睡着的孩子。

另外,鉴于悉尼的空气并不是很好,大家出门时最好能带上口罩。口罩的选择与测评可以看这里:临近节假日,

外出本就需要多加注意。

加之极短天气来临,

小伙伴们出行就更要当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