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发糕”致天水233名幼儿血铅异常,家长带孩子跨省涌向西安医院“排铅”

2025年07月08日 22:39

文 | 杨书源 王倩 陈书灵

编辑 | 王潇

刘明(化名)没想到,为儿子精心挑选的幼儿园,入学仅三个月,竟将送进了医院病房。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一家民办幼儿园集体被检出 “血铅异常”,引发社会关注。让家长们愤怒的是,当地初检称多数正常,而跨省的复查结果却显示孩子血铅异常。

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调查结果。经公安机关侦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要求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通报称,3日凌晨,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

天水市麦积区联合工作组发现,褐石培心幼儿园两份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截至7日晚10时,褐石幼儿园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经国家、甘肃省联合医疗专家组根据血铅标准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

上百名陪同孩子在西安中心医院治疗的家长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孩子的排铅治疗结果。

两次“检查报告”不对板

7月2日一早,刘明接到幼儿园紧急通知,要求带孩子回园参加“健康体检”。此前,有关该园幼儿集体铅中毒的传闻已在家长中流传。

这家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的民办幼儿园,2022年6月取得办学资格证,8月下旬正式招生入园,现就读幼儿251人。

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外观。受访者供图

李超(化名)的家和幼儿园处于同一小区。他5岁的小儿子,在褐石培心幼儿园念中班。李超回忆,大约在半年前,孩子就出现了脾气暴、食欲下降的症状,身体也比同龄人瘦小。

“孩子总是嚷着肚子痛、腿痛,但我们都没太在意,现在想想真的好后悔。”李超原本以为孩子只是缺钙,或者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食物。

直到上周,大班两位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去检查人体微量元素,发现铅含量严重超标,家长们才炸开了锅。李超孩子所在班级的27名孩子都去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孩子的血铅含量全部超标。

更有家长透露,去年5月他们就曾因孩子总说“肚子麻”带孩子去西安儿童医院做了检查,查出血铅含量超标,但当时并没有把检查结果和幼儿园关联起来。时隔一年,他们才意识到,可能孩子们在幼儿园内遭受“铅中毒”威胁,从那时就开始了。

紧接着,整个幼儿园的孩子开始了血铅项目的整体排查。“当时幼儿园集体组织了抽血检查,说要把血送到兰州去省疾控中心检测。”两天后,7月4日,刘明接到麦积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电话,告知检查结果,他清楚地记得电话里听到的数字,9.05µg/L,在正常范围内。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超也收到了相关负责人打电话口头告知的检测数据,孩子的血铅含量是32.65µg/L,低于临界值100µg/L,属于正常范畴。“几乎大部分孩子家长,都被通知孩子血铅含量正常,只有极个别超标。”李超回忆。

然而,这个结果反而加重了家长的疑虑——很多人发现孩子有铅中毒的症状,如肚子疼、厌食、发黑等。

听说西安中心医院在治疗重金属中毒方面比较权威,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去该院做检测和治疗。

7月3日傍晚,李超妻子也带孩子去了西安。孩子4日早上做了抽血检查,6日下午出了结果,显示孩子的血铅含量为436µg/L,是正常值的4倍多,也远超当时在幼儿园内采样送检的数值32.65µg/L,孩子立即被安排到了住院部做排铅治疗。

李超儿子两次检验报告,显示结果不同。受访者供图

4日晚上,刘明和妻子也紧急带着孩子从天水到西安做检查。5日,刘明拿到了西安中心医院的检查结果,孩子的血铅检查报告数据显示441µg/L。

但刘明对自己孩子血铅超标如此严重有些困惑,因为搬家,孩子才刚来褐石培心幼儿园就读一个学期。

孩子们并不懂得眼前发生的一切。李超儿子住院后,发现左右病床都是幼儿园的同学,兴奋地和他们玩闹起来。但陪同孩子去的家长都已焦灼万分,有的家长听到孩子的检查结果后,崩溃大哭,几近晕厥。后悔、心疼的情绪在心中积压。李超这几天虽在家中照护着老大,但依然难以入眠。

刘明的孩子也在同一家医院接受排铅治疗,第一治疗周期是10天,先输液3天,中间再换药,再输三天液。“第一周期结束了要复检,复检之后再确定第二周期的治疗。医生说排铅治疗后,指标能降一些,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孩子住院满十天,到底能降多少我们也不知道。”对于孩子的排铅结果,刘明忧心忡忡。

“也有家长带孩子去了西安市儿童医院,但医生也推荐到西安中心医院治疗,比较权威。”李超说,越来越多无助自责的家长,都在涌入这家医院,“据我所知,应该不下100个孩子去了这家医院。”

铅超标数千倍的“三色发糕”

7月3日,天水市卫生健康局曾发布公告,称涉事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幼儿血铅异常,并向家长通报时称,初步判断是幼儿园提供的三色发糕、玉米肠卷添加剂使用超标导致。

当时在现场李超举手质疑,“这两种点心,孩子一个星期只吃一次,有时甚至一次也不吃,为什么血铅含量,会在孩子体内超标那么多?”当时政府工作人员回应,“我们也还在调查之中。”

7月1日,褐石幼儿园家长群内收到老师发来的每日餐食图。 受访者供图

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她指出,无论是家长还是园方,都应该警惕这种色彩鲜艳的婴幼儿食品出现在孩子的餐桌上。朱毅指出,根据现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婴幼儿类辅助食品禁止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着色剂。

幼儿园每天为孩子提供三餐两点,涉事点心通常出现在早餐或晚餐中。

此前,家长们在班级群看过老师晒出的餐食照片,包括色泽鲜艳的三色发糕。“当时幼儿园跟我们说是自己食堂做的,而且老师们也在学校里吃饭,我们就没想那么多。”李超回忆。

这家私立幼儿园,一年一万元左右的收费,比天水其他幼儿园高出不少。李超夫妇选择这家幼儿园,接送方便是主要原因。食育也是这家幼儿园的特色。涉事幼儿园也在招生广告视频中,大力宣传自己的餐饮特色。

“我们也是看中了幼儿园的教学条件和餐食,又是双语教学,各方面都挺满意的。”刘明说。

去年10月,在“褐石培心幼儿园”的号上,还出现了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上食育课,制作“冰糖”的课程全记录,孩子们在老师的镜头前吃着甜品,开心地竖起大拇指。这篇文章阅读量达到1000多次。

“老爸测评”负责人魏文锋曾在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工作了10年,他对“添加剂铅超标”的归因感到震惊:“我们做的婴幼儿食品检测中,哪怕是不合格产品,也没遇到过铅超标的情况了。”他认为,如此严重的铅超标,使用的绝非合规食品添加剂。正规添加剂(如黄)必须检测铅等重金属含量(如国标GB 4481.1-2010要求柠檬黄铅含量≤10.0毫克/千克)。

7月8日,最新的调查公告了相关培心幼儿园内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数据,“两份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但看到这个调查结果,刘明依旧困惑,“不合格的就是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一周吃一次,我家娃上了三个月学,吃了12次,就能中毒这么多吗?”刘明听说,和褐石幼儿园关联的另外三家幼儿园孩子们都没有异常,“有家长反映,其他幼儿园吃的都一样。”

为进一步求证,记者拨打涉事幼儿园公布在网上的所有联系电话,截至发稿均为关机状态或无人接听。记者求证天水宣传部工作人员,对方回复,“一切以通报为准”。

“制作绘画颜料时,制造商添加铬酸铅、四氧化三铅、锑酸铅等含铅的化学物质,用于调制红色和黄色原料,这都是符合生产标准的,毕竟谁也不会吃原料。”魏文锋解释,“重金属在人体内集聚超标,这是化学微观世界的范畴,我们不能用宏观世界的标准来评判,有的时候,哪怕是铅含量很高的一颗小药丸吃下去,也足以让人体内的血铅超标。”

3年前,魏文锋曾帮助杭州一户家庭做过一次不明原因的血铅含量超标排查。最后排查出来的原因,是一个月前这家人去藏区时,为了对抗高反服用了几颗粉红色的当地土药。“几颗药丸能有多大?但这家人的血铅含量全都超出了正常值两到三倍。”后来,一家人在当地一家医院输液进行了数日排铅治疗,血铅数值才回落到正常范围内。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原点original,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