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唯一目标“啃老靠妈一辈子”快40岁却不上班…母哭:能怎么办?
很多父母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认为只要有高学历,未来就会有高薪。但学历不等于能力,很多人空有高学历,却无法找到好头路。作家卢苏伟在《为何我们爱得,又伤又痛?》一书中分享了一位博士生的故事,一起看看吧。
这位博士生的妈妈坚定认为“学历愈高,未来成就愈高”,所以从小就给小孩灌输“把书读好,就是对父母最大回报”。小孩很争气,一路读到博士,把能读的书都读完了。但他只会读书,又对研究没兴趣,三十几岁反而开始迷茫。
妈妈希望博士生儿子在大专院校找教职,儿子很听话,但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只能做临时的兼职。做了一段时间后,儿子发现自己对教书也没有兴趣。身为企业高阶主管的爸爸为儿子安排工作,但儿子觉得自己是博士,不愿意和一般大学或高职毕业的人一样,做“不用思考”的工作,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
?儿子“休息”了很长时间,妈妈着急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帮他,难道这么年轻就要做啃老族,一辈子依赖父母?
如今社会人口结构改变,受少子化影响,中小学不断减班,大专院校的经营也很困难。博士不想在大专院校任职,又不喜欢做研究,有时候就是空洞的头衔,甚至比不上一张技职体系丙等或乙等的证照。
这位博士如今的情况,与父母的教育不无相关。鼓励小孩努力读书没有错,但父母应该少做了些什么,才让读书成为小孩唯一的人生目标,甚至连读书的目的都没有认真想过。
在小孩的青少年阶段,父母就应该练习放手,让孩子学着主导志愿和人生规划。这位博士研究的领域并非应用科学,找工作难度很大。最大的问题是,他成长的过程太封闭,不了解就业市场,空抱着学位,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其实就业时,高学历还是很有优势的。哪怕他暂时找不到符合心意的工作,靠语文能力到企业工作或到补习班教教学生,也没有问题。但他自己觉得做这样的工作很丢脸,就连爸爸妈妈都认为,身为博士的儿子不应该做这样的工作。
现在这位博士已经快40岁了,每天躲在房间,等着父母叫吃饭,或者开着家里的跑车到处玩耍、购物摆阔,每个月要花几万元。他不用工作,父母每个月都给他几万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会去做月薪只有3、4万的工作呢?
他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骄傲,爸爸妈妈自视为上流人士,不敢让别人知道儿子没有工作,每天在朋友面前假装成功的父母,当然也不会让儿子去做劳力活。他们觉得儿子不该找不到工作,但也不知道儿子能做什么。原本以为儿子有博士学位,可以在私立大学当教授,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一个人想要改变现状,危机和痛苦是最根本的动力。但这位博士情况特别,在父母的纵容下,他每天好吃好睡,还能任性挥霍,出去找工作、改变自己反而面临挫折。父母很无奈,甚至想到让儿子结婚生子,也许成家后能够立业,但这真的有效吗?
?其实这一家人,最该改变的是父母。他们为了个人颜面,不愿意面对现实,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位博士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结婚有小孩后,父母恐怕要照顾他一家,那更让人头疼。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拥有高学历,就会有不同的机会和发展。但只让小孩读书,让他们除了学历一无所有,真的是爱孩子,而不是给孩子制造难题吗?父母应该谨记:学会放手,学着放心,小孩才能成长啊~
来源: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