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和新州留學生人數增長最多 4所學校貢獻最大
來源:新石器留學移民
澳洲的留學產業在2010年曾遭遇過低潮,但是經過這六七年的大力發展,目前已是欣欣向榮。而且國際教育佔據澳洲出口產業的第三把交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裏邊部分學校的貢獻非常突出。
來澳洲留學的小夥伴們大多都有移民的計劃吧。雖然今年以來,澳洲政府時不時地放個大招,移民政策不斷收緊,但這依然沒有影響到留學生們的熱情。
截止2017年10月,在澳留學生人數達到606780人,同比增長13%,中國學生依然最多,約佔30%。
註冊數達到766483人次,讀大學類課程的學生依然最多。
增長不均衡
雖然整體形勢不錯,但並不是所有的州和學校都有增長。
據《澳大利亞人》報道,傳統留學熱門地區維州和新州依然吸引力最多的留學生。2015-2016財年,全澳增長的註冊人數中,這兩個州佔了80%。
而就學校來看,八大名校中的4所-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悉尼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生人數增長強勁。1年內新增7000多人,漲幅達到20%。
而維州和新州其餘院校的研究生人數加一起才增長了8%,約4500人。
除了維州和新州之外,其他州和領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一起也才增長了5600人。
南澳增長15%,非常引人注目,調查發現其主要得益於在阿德萊德新成立的托倫斯大學(Torrens University)。
昆州和西澳則沒有享受到國際教育的繁榮和增長,它們在2015-2016年入學人數幾乎沒有增加。尤其是西澳,因為今年僱主擔保和州擔政策的收緊,留學生人數還出現了大幅下降。
政策是關鍵
在影響留學生數量的諸多因素中,政策的變化是最關鍵的。
2016年7月1日,澳洲推出了簡化學生簽證框架(simplified student visa framework)。每個留學生來源國和每個澳洲教育機構被劃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學生簽證申請人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
SSVF設計的目的在於敦促教育機構自我修正,提高自己的信譽,降低風險等級。
比如某校因其以往的表現被評為高風險,那麼申請人就需要提供更多的材料,而且面臨的拒簽風險也較高。
學生們自然是要趨利避害,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風險等級較低的學校。這樣就逐漸形成兩極分化,好學校吸引更多的學生,不好的學校生源越來越差。
由於風險等級是會定期調整的,所以學校要想吸引更多的學生,自然要提高自己在招生和教育方面的表現,從而降低自己的風險等級。
從這個角度來看,維州和新州的八大名校留學生增長較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不是每一個留學生來到澳洲都會選擇八大名校,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從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