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建全球最大太陽能廠 可再生能源投資將在澳颳起新旋風

2018年01月16日 22:51

來源:澳中商圈

生活在,才知道什麼叫50℃的夏天

澳洲的太陽是出了名的毒辣。想想看,如果這個溫度變成了澳洲夏天的常態,我們會怎麼辦?可能煤氣費會省了吧……

比如在車裡煎塊牛排

再比如在路上煎個雞蛋↓

澳洲熱情四射的陽光除了讓你掌握以上「生活技能」外還有什麼「福利」呢?比如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廠

1. 南澳斥資 6.5 億,建立全球最大太陽能廠

再生能源在澳洲已得到大量投資,尤其是南澳,在2017年12月,Tesla實現100日諾言,成功在設立全球最大儲能電池廠,並已正式啟用。

在這之前,南澳約有 40%的電力來自風力與太陽能,遠遠超出澳洲其它州,並且超過四分之一的房屋都有安裝屋頂太陽能板,而在未來,世界上最大的聚光式太陽能發電場域(CSP)也會出現在南澳,並實現再生能源佔比 100%夢想。

這座聚光式太陽能電廠將由美國 SolarReserve 公司斥資 6.5 億澳元打造,預計在今年開始在Augusta動工,屆時將產生 150MW 電力,併為 9 萬戶家庭供電,預計每年可生產 500GW 的能量,排碳量也可減少 200 萬噸。

2. 太陽能安裝成本比美國便宜一半

根據2017年的統計,澳洲已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家庭加入了太陽能發電計劃,使用太陽能發電的家庭和企業還在繼續增加。目前的總發電量已達到6000兆瓦,相當於可以為的每戶家庭提供足夠的電力。

而這個太陽能風潮也不隻影響家庭住宅,在2016年西區的Broadway Fair購物中心安裝了948塊太陽能板,是澳洲目前最大的單個商業太陽能系統之一。

「現在太陽能供電占我們用電高峰期的30%多,在低峰期用電量中佔了將近40%,」購物中心總經理Avon Smith說道。"

隨著太陽能成本下降,電力成本上漲,安裝商業太陽能光伏系統成為強有力的商業案例,它的成本收回期非常短。澳洲的太陽能成本究竟有多低呢?

在美國,住宅屋頂太陽能的總安裝成本,為每瓦4澳元,在澳洲,卻僅為每瓦1.67澳元,成本相差超過2倍。

如此大的落差從何而來?由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硬體成本,已經降到相當低,如今太陽能總安裝成本,尤其是住宅太陽能,主要都來自「軟」成本,也就是行銷、業務,以及申請、核准、應付政府視察等等各種行政成本,這是美國與澳洲成本巨大差別的主要原因。

在澳洲,住宅要申請安裝住宅太陽能非常簡單,只需要線上登錄即可。美國卻要經過繁瑣的行政作業,還需要政府人員親自到家中來視察審核,人力不足加上資源有限,導致申請到安裝完成時間長達2~6周,也造成太陽能成本增加,最後行政成本比太陽能硬體成本還要高。

3. 不斷上漲的電費也推動了太陽能普及

其實澳洲年年不斷上漲的電費,也是澳洲太陽能普及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懂。澳洲燃煤資源不斷吃緊,原物料價格也持續上漲,發電成本勢必會影響到各位每個月的帳單。但另一方面,太陽能等再生資源的安裝以及生產成本都在不斷下降。

從上圖表可以看出從2012年開始到2017年,澳洲住家太陽能裝置成本逐年降低,從每瓦接近2.5澳幣,現在已變成每瓦1.4澳幣,未來可能還會更低。

4. 可再生能源投資即將在澳洲颳起新旋風

可再生能源投資持續強勁上升,2017年或將成為澳洲有史以來成長最強勁的一年。澳洲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在建或已完工能源項目數至少為43個,預計將帶來前所未及的88億澳元投資,總發電量將超過4469兆瓦,創造就業崗位4930個。

澳大利亞各地大規模的清潔能源項目不斷帶來新的投資及就業機遇。受益於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昆州清潔能源項目數量位居全國前兩名分別為20個和9個;南澳和維州也有較大貢獻,分別佔7個和6個。為重塑能源領域自信心,各州及領地政府都為促進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獨立經濟學家霍根(Warren Hogan)表示,能源危機眾所周知,燃氣和電力的高昂成本使得澳洲的可再生能源行業對外國公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此外,澳洲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政策的轉變,也對海外投資者來澳發展產生了作用。

所以,看了那麼多太陽能再生能源的優點,是否你也在這盛夏中動了心? 醫生或許跟你說過"有空多曬太陽,對身體好"。現在可以再多曬一下,因為這對你的荷包也有許多幫助。

5. 老列車變身世上首輛全太陽能列車

前面提到了澳洲家庭以及企業對太陽能的信賴以及支持,接下來這個有趣的案例也帶來太陽能為大眾交通運輸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位於澳洲新南威爾士的Byron Bay Railroad 公司,在2017年年底時與太陽能廠商聯手,將70 年的老舊列車與 110 年的鐵路線道重新修復,並在列車上裝置 6.5KW 的曲線太陽能板與 77kWh 的電池組,每一次充電能提供列車 12 到 15 次的行駛里程。

列車命名為紅色響尾蛇號(Red Rattler),由兩節列車組成,可乘載 100 名乘客,總路程約為 3 公里,來回一趟將花費 1 小時,電力不足時,車棚也有安裝約 30KW 的太陽能版與與儲能系統,供列車快速充電。

Byron Bay Railroad 公司也表示,原先公司只計劃利用太陽能來發動原有的柴油機,但由於太陽能技術發展迅速,讓列車可完全由太陽能提供電力。

"這兩三年內,太陽能的技術從華而不實的印象,轉變為未來技術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