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假工作泛濫 已成招聘行業潛規則
來源:1688澳洲新聞網
Andrew Tan是一位求職者,他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找工作,上周才在墨爾本找到一個高級IT職位。他說,他經常懷疑自己申請的一些工作實際上並不真實。
「我申請了大概50個職位,每一個都有花心思去修改求職信和簡歷。」
「一開始,我覺得這些工作都是真實的,所以我會申請。但慢慢地我意識到申請一些職位可能是浪費時間。這讓我很沮喪。當你找工作的時候,本來就不得不面對一而再再而三被拒的情況,所以我當然會時不時地心情低落。」
Tan還更新了他在領英(LinkedIn)上的個人資料,顯示自己處於求職狀態,有不少招聘顧問對他發出一連串詢問。但是,除了少數職位外,其他都石沉大海。
「當領英上的招聘人員找我時,他們的態度通常都很模糊,而我的感覺是,他們是在用網路釣魚(phishing)的方式來完成業績指標之類的東西。」
Mathew Trevor現在正尋找IT開發人員的工作,他也有一種預感,他覺得過去幾個月里他看到的一些職位都是假的。
「我看到很多招聘廣告上的職位都是同一個招聘機構發布的同一個職位。職位描述總是很寬泛,比如『優秀的客戶和地理位置』。當我申請並接到機構的電話時,他們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
「嗯?我要找的工作就是我申請的那份工作。這讓我懷疑這份工作根本不存在,但我什麼都沒說,因為我不想挑事。」
假工作確實存在
招聘行業內部人士向news.com.au透露,發布虛假招聘廣告的做法非常普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墨爾本招聘機構的老闆說:「虛假招聘廣告是這個行業的一種欺詐行為。」
「業內用假廣告來編造每周的統計數據。在大多數商業模式中,員工的業績是按照他們面試了多少應聘者以及他們打了多少陌生電話來衡量的。這些公司往往是薄利多銷。」
這位知情人士說,按照招聘行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它沒有得到有效監管,這意味著不道德甚至非法的行為可以不受約束。
「實際上有一個叫RCA的專門機構,但它是一隻沒有牙齒的老虎,無法強制要求招聘企業加入。」
被迫造假
Julia在澳洲最大的招聘機構工作。她在接受news.com.au採訪時說,發布假工作,甚至進行假面試都是她公司的「常規做法」,所以行業和所有級別職位都存在假工作。
「我們做假面試的原因是,我不希望等到有了真正的工作才和求職者交談。這會讓整個過程變得很慢,我們無法達到每月的目標。這樣一來,一旦你有真的工作進來,你就可以對客戶說,『這是候選人。我們上周已經見過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