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向大陸引渡疑犯條例港府免九罪 各界仍不收貨

2019年03月27日 14:46

港府星期二宣布修訂《逃犯條例》豁免九罪》。(攝影:鄭銘)

【希望之聲2019年3月26日】

視頻製作:鄭銘

在各界包括國際社會關注和施壓下,香港政府星期二宣宣布《逃犯條例》(引渡條例)的修訂豁免9項罪行。香港派以至商界、建制派都不收貨,擔憂容易墮入法網,被引渡回受審。

林鄭月娥連同多名官員星期二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修訂《逃犯條例草案》抽起涵蓋破產、公司、證券、知識產權、環境污染、貨物進出口、電腦、關稅、虛假商品說明等九項罪行,主要涉及商界擔憂的罪行,並決定下月3日提交立法會審議,希望在今年七月立會休會前通過。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 又形容修例並非她「生安白造」(胡亂編造的意思), 辯稱是因為「同理心、憐憫心」驅使,即使被人形容為「中央打手」。 她強調修例是特區政府主動進行,不是為進行廿三條立法工作,但不評論中央對修例有無表達過意見。民主派則繼續反對今次修例。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直言,就算修例剔除9項罪行,但大部份非商業罪行仍然與香港人在大陸的活動息息相關,例如涉及賭博、重婚以至非法終止懷孕等, 一般市民亦可能在有意無意之間有可能觸犯該等罪行。 他批評當局急於在今年7月完成修例,其實只會在國際間製造更多後遺症及不明朗因素,他要求特區政府撤回修訂建議,維護「一國兩制」下香港的司法獨立保障。

民主黨議員涂謹申則強調,仍可利用修訂后的條例任意加諸罪行:「你記住,香港的法院只是你一廂情願,按它提供的資料,就是這個罪行有沒有性質。中共現在不同意你的價值,所以我奉勸商界的朋友,即使你很關心商界可能會觸犯的罪行,你仍要小心,它可以說你車死人,回去一樣可以告你其它罪的,如果它不同意你的價值,它一樣可以將原本香港和其它20個國家或者地區和國際的移送罪犯範本,所包含的所有保障價值,它完全可以不理會的。」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批評港府今次是用「掩眼法」為整個布局遮醜:「政府為了討好大陸,或者要借刀殺人或者要木馬屠城,將這個逃犯條例成為一個「隨意門」,雖然拿走9個,但還是有三十多個,大家不要不記得。那三十多個隨時都可以殺到它要的人。無論是商界或者政治界活躍的人,它都可以殺到的。」

他又批評,台灣當局已表明不接受《逃犯條例》修訂,並考慮將來發出旅遊警告,港府仍一意孤行:「政府不但沒有做到它聲稱的道德倫理做法,反而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慘是我們是一個國際的旅遊城市和商務城市,隨便失去一個台灣,對於我們的旅游業和經濟上重要的地方的話,其實打擊很大。」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指《逃犯條例》修訂今次即使剔除9項經濟犯罪,也無法令公眾和國際社會安心:「因沒有從根本解決公眾所憂慮的內地司法制度問題,包括內地沒有公平審訴、疑犯人權未受保障等,所以根本政府沒有針對核心問題來處理,而這樣東西本身也都根本不能夠回應國際社會和國際商界對於移交逃犯條例這個修訂,作出任何的安心的。」

他又強調,條例中15條的貪污仍存在,相信商界對此仍然擔憂:「例如貪污等等這些罪行,在內地來講,它要將它包裝,這絕對不是大家驚訝的事,這個我相信商界是有責任,也都相信他們是會繼續憂慮,而特區政府有責任去和商界搞清楚究竟他們怎麼想,而不能夠將說話放在人家的口中。」

議會陣線的毛孟靜也指,商界是希望拿走12條,包括第15項有關貪污、賄賂等罪行:「因為我們是從根本上、原則上是反對它的。因為中國政府旗下的大陸法院,司法制度、法制所有的東西,是沒有公平審訊這回事。沒有公平審訊,你其它不論是白領或者殺人放火的條例,都是沒得講的。」她強調民主派不會支持修訂的《逃犯條例》,呼籲市民未來周日出來參加反逃犯條例修訂大遊行。

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批評港府表面讓步實質仍是霸王硬上弓的進行修例:「 一日中國大陸法治不彰,嫌疑犯沒有受到公平對待,或者秘密審訊是繼續存在的話,香港都不應該同意任何形式的逃犯條例的修訂,今次林鄭月娥的政府,繼續霸王硬上弓地,但又開天殺價落地還錢,嘗試疑犯條例的修訂,明明整一枝大的狼牙棒,嘗試去摧毀香港的法治,拔走9粒釘就以為可以去矇騙香港人,我絕對認為不能夠接受。」他並批評建制派因為選舉就反對小來小去的三隧分流的方案,卻不敢逆意,要強行通過逃犯條例的修訂。

包括商界在內的建制派對港府今次的做法仍有保留。

經民聯多位議員認為, 即使抽起部分可移交罪行,未必能夠完全釋除商界和市民疑慮,政府要解釋清楚。該黨主席盧偉國稱,不能單以剔除多少罪行,便考慮支持修例,至今未表明投票立場。

田北辰議員表明是否支持修例要看,台灣是否接受,若台灣不接受此事便大打折扣,其次是大陸要求港移交疑犯至少要國務院以上的機構提出才可行,但今次政府沒有回應他的要求。

對於今次沒有豁免第15項有關賂、貪污等罪行,香港富商劉鑾雄及羅傑承可能會被引渡回澳門服刑。田北辰形容15項是很敏感的一條,若港人都相當關注的話,未來香港法院應會審慎考慮引用。他不明白為何沒踢除這條,因為商界都很關注:「其實商界有很多人都要求刪除這條,美商台灣都有人提出。最後沒抽起就看我們最後如何投票。」

責任編輯:李璐

澳洲希望之聲攜手福利部 為華人搭建走入澳洲的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