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莫里森政府組閣!國家黨亟欲奪回貿易部長之位

2019年05月24日 12:26

來源:1688澳州新聞網

正在努力爭取(Scott Morrison)新內閣中的貿易部長一職,他們認為自己在上周六的中表現強勢,有權承擔更多部長職位。

國家黨接受他們的內閣部長人數將從5人減少到4人,這是考慮到內分配職位的公式,以及莫里森可能會把內閣規模從目前23人縮小。

不過,國家黨強烈希望能夠拿回貿易部長之職,此前該黨擔任貿易部長長達六十年,直到2013年大選后前總理(Tony Abbott)打破了這個成規。

艾伯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國家黨被認為過於奉行保護主義,不願意開放農業。而艾伯特希望能夠採取積極的自由貿易和外國投資議程。

此舉的確奏效了,當時的貿易部長羅布(Andrew Robb)迅速與中國、日本和韓國連續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羅布的繼任者是自由黨同僚伯明翰參議員(Simon Birmingham),因為自由黨認為,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還在談判中,農業問題是當中的一個難點,所以貿易部長之位應該繼續掌握在自由黨手中。

目前的四位國家黨內閣部長分別是:國家黨黨魁麥科馬克(Michael McCormack)擔任副總理兼基礎設施部長,卡納萬(Matthew Canavan)擔任資源部長,利特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擔任,以及國家黨副黨魁麥肯齊(Bridget McKenzie)擔任鄉鎮服務和體育部長。

但國家黨認為麥肯齊參議員的職責不夠重要,或者說不符合該黨的選舉表現。

首輪得票率上升

對大選結果的分析顯示,國家黨不但保住了所有的席位,而且是唯一一個首輪得票率上升的主要政黨,儘管增幅只有0.3%。

自2013年大選以來,該黨已將其首輪得票率提高了5%,而自由黨的首輪得票率則下降了10%以上。

卡納萬參議員拒絕詳細評論內閣職務的分配,但表示國家黨不僅僅是守住了自己的陣地,重要的是,它還擊退了(Pauline Hanson)的「第二次崛起」。

他說:「國民隊在過去的四場選舉中表現出色。」

「考慮到我們為之奮鬥、為之捍衛的競爭激烈的席位,這是一個不得不開口的要求。我們防止了東山再起。與1998年不同的是,我們通過大力支持當地社區及其工作崗位,特別是在煤炭行業,成功地擊退了一族黨(One Nation)。」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前國家黨黨魁喬伊思(Barnaby Joyce)沒有回到前座的餘地。國家黨在上屆政府中有五名內閣部長,第五名是原住民事務部長斯卡利恩(Nigel Scullion),他在大選中退休了。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