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

2024年05月27日 8:44

01

至少26座站廢棄

中國經營報最近的一篇文章《超20座高鐵站閑置背後 投資效率受質疑》被刷屏了。

這篇文章的記者梳理了一下,目前全國至少有26個高鐵站建成后,因位置偏遠、周邊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緣故,處於未啟用或關停狀態。

包括瀋陽西站、廣寧寺站、紫金山東站、江浦站、五通站、和樂站、蜀山東站、晉寧東站、陽宗站、亦庄站、烏蘭木圖站、奈林皋站、丹東西站、花橋站、寶華山站、運糧河站、賈魯河站、南曹站、孟庄站、九郎山站、芝罘站、周村東站、普安站、鄂州東站、寧波東站、雙流西站。

從上面可以看到,這些建成未投入使用的高鐵站,不僅分佈在,中心城市也有不少。

而且,這顯然還是一個沒有完整統計的名單,至少去年被廣泛報道的海南儋州海頭站,沒有納入。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去年7月份,有民眾在「領導留言板」諮詢儋州市海頭站開通進展情況,詢問這座投資4000萬的高鐵站,何時能夠通車。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官方的回復是:開通環島高鐵海頭站有利於方便旅客出行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為落實留言人的建議,省發改委採取多種方式與鐵路部門進行全方位的溝通協商,但鐵路部門認為當前制約海頭站啟用的主要原因是:海頭站日客流量不足百人,開通運營后鐵路部門虧損嚴重。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總投資逾4159萬元的環島高鐵儋州海頭站位於海頭鎮東側地區,包括出口路及站前廣場,出口路線長953.14米,站前廣場面積約370畝,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城市廣場、排水工程、電氣工程及其他附屬工程等。

但是,由於海南環島高鐵中的西線2015年12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儋州的銀灘、白馬井高鐵站隨之投入使用,但海頭站一直未開通運營。

投入進去的幾千萬打了水漂。而且官方預計,開通后虧損會很嚴重,不但收不回投資,還會進一步虧損。

所以,開通遙遙無期。

海頭站無法開通的原因,有兩方面:第一,距離市中心過遠,距離儋州市區86.9公里。

第二,一個小小的儋州市,建了三個高鐵站。

根據儋州市統計局披露,2023年年末,儋州市GDP為1002.84億元,一般預算內收入66.38億元,常住人口101.56萬人。

其人口去年才突破100萬,之前在建設這三座高鐵的時候,不足百萬。

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城市,居然建造了三個高鐵站(銀灘站、白馬井站、海頭站),真是錢多了沒地兒花。

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而更為關鍵的是,隨著高鐵站的廢棄,打來了一大批高鐵空城。

02

高鐵新城變空城

一哄而上、一鬨而散是我們做事的典型風格。

上一輪風靡全國的「造高鐵新城潮」,全國各地高鐵新城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公開數據顯示,全國339個城市(包括直轄市、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特別行政區)中,近七成已開通高鐵,已經有不少省實現了市市通高鐵。

另外,根據公開消息透露,目前全國有70個左右的高鐵新城在建和在規劃中。

無論是港口、機場還是高鐵站,都是一個流量引擎,在高鐵逐漸普及的年代里,很多城市希望藉助高鐵的流量效應,帶動一座新城發展,成為新的點。

所以很多城市在選擇高鐵落地時,選在了離市區非常遠的地方。

孝感北站距離孝感市區97.2公里,廣元青川站距離市區64.8公里。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有人說,高鐵新城之所以選在距離市區較遠的地方,是因為考慮成本因素。

高鐵站如果選在對於建築物密集的市區來說,可能需要拆除很多建築,同時市區的地皮貴,成本自然高昂。

這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後者:第一,各地都想藉助高鐵的流量,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第二,圈地行動,以高鐵為噱頭,拉升土地價值,吸引房企拍地,賺取更豐厚的土地財政。

為了打造一個像樣的高鐵新城,前期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各種商業配套和交通配套,但最終的結果,與他們所想背道而馳。

大多數高鐵新城都沒能以此招商到什麼像樣的產業,沒有好的產業,也就沒法吸引人口前來,所以很多所謂的高鐵新城嚴重缺少人氣,有的甚至演變成了「鬼城」。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不但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給城市徒增了一大堆債務,也讓一大堆在高鐵新城買房的人,哭暈在廁所。

更重要的是,連高鐵本身方便民眾出行的初衷,也沒有達到。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市中心到遵義南站,坐公交要3個小時11分鐘。南京市區到江寧西站,乘坐工具需要2小時39分鐘。

天門南站、博羅北站、鳳台南站、肇慶東站、永城北站、紹興東站、安慶西站距離市區的公共交通車程,都在兩個小時以上。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雖然距離市區遠,但建設的初衷就是方便下轄的縣鎮出行,服務對象本就不是市區,比如江寧西站、遵義南站、安慶西站等等。

全國70多個已建成、在建和規劃中的高鐵新城,只有少數幾個成功了。比如北站、虹橋站、杭州東站、鄭州東站等少數幾個。

北站位於龍華區。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深圳面積小人口多,當初深圳北站在龍華建設的時候,雖然還不是市中心,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過去十年深圳人口增加了700多萬人。如今的深圳北站已經算是市中心地塊。

在2021年發布的《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 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到:將寶安區的新安、西鄉街道,龍華區的民治、龍華街道,龍崗區的坂田、布吉、吉華、南灣街道等納入都市核心區。

深圳北站就位於民治街道。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深圳經濟強、財政強、產業強,想要在緊靠核心區福田的龍華民治街道打造一座高鐵新城,不算什麼難事。

上海虹橋的邏輯和深圳一樣,不用多說。

杭州東與鄭州東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於,這兩個站都在各自城市的中心區。杭州東站在江干區,鄭州東站在金水區。本身就有產業、人口和交通優勢支撐。

但更多的城市,尤其是那些三,將高鐵站安放在郊區,最終兩頭都沒撈到好處。

2015年青年報就發布過一篇文章《別讓高鐵新城淪為空城》,拉響了警報: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很多地方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縮減,這給投資巨大的高鐵新城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新城將因為人氣不足而淪為空城。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2018年,面對高鐵新城的規劃與建設亂象,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住建部、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高鐵站周邊區域合理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為高鐵新城建設制定了四條原則:規劃協調、布局合理;量力而行、有序建設;站城一體、綜合配套;市場運作、防範風險。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03

一座新城並非一蹴而就

高鐵新城遍地狼藉之後,除了很多高鐵站無法開通乃至廢棄外,高鐵新城註銷,也開始了。

湖南省2022年公布的《2021年度中國(湖南)試驗區長沙片區會展管理委員會部門決算》明確寫著:不再保留長沙高鐵新城工作委員會和長沙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領導職數一併核銷。因辦理程序等因素影響,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會展管理委員會法人證書於2022年7月設立,長沙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於2022年7月完成註銷手續。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除了高鐵新城,過去多年各種新區建設也層出不窮。

其實大多數都是為了給房地產炒作助攻。一個高鐵新城或者一個新區的建設,哪有那麼容易。

當初很多高鐵新城、各種新區的建設是為了助推樓市經濟,然而事至如今,被樓市反噬一空,淪為了空城。

很多地方城市太過想當然了,一座新城、新區的發展崛起,不是依靠幾份文件、幾個政策就能夠的,而是需要引進大規模的產業、人口,還得投入大量的資金建設配套。

很多城市自己的市區都沒有發展好,都沒有餵飽,哪還有產業、人口去支援發展高鐵新城與新區?

不要看各地的規劃有多美,不看廣告看療效。

以深圳來說,深圳的前海新區,定位位居全國前列,高層多次親臨過這裏,是國家級自貿區。老前海已經誕生了13年,目前各種金融科技產業落地雖然不錯,但人氣仍偏淡。

業內人士有一個觀點:一個新片區崛起,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距離傳統中心城區越遠,發展新區的難度越大,需要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就越多。

的確,一個新片區想要做起來,需要持續不斷地資金、產業輸入。這些只有擁有超強輻射能力的城市才能辦到。

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能把自己的市區做強,已經很吃力,遑論什麼高鐵新城和新區。

很多城市炒作新城與新區,基本都是為了房地產。

2016年,新華社發表的一篇文章透露:截止到2016年5月,全國縣以上新城新區超過3500個,規劃人口達34億人。

破防!這麼多高鐵新城,變成空城了?全國的新城新區,可以容納全球一半的人口。這種攤大餅的跟風發展,得多少錢才能辦到?

對於當下不少城市面臨地方債壓頂的情況,最後的結局,只能是一片狼藉。

來源:城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