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流星」劃過澳洲上空,釋放能量相當於小型核彈
來源:NASA愛好者
在過去的一周里,發生了兩起壯觀的景象:巨大的火球劃過了澳大利亞的上空。經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證實,一顆「調皮的」流星與澳大利亞的海岸來了次親密接觸,最終落入了大澳大利亞灣(Great Australian Bight)的水域之中,威力與小型核彈相近。
第一起「火球事件」發生在5月20日周一的凌晨,橫跨了澳大利亞的整個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在泰能特溪(Tennant Creek)和愛麗斯泉(Alice Springs)都能看到(這兩個地方相距500多千米)。第二起發生在兩天之後,劃過了南澳大利亞和維多利亞州的上空。
點亮南阿德萊德醫院上空的巨大火球。當火球炸裂時,小小的白綠色光猛然變成一個巨大的橙色火焰球。
根據NASA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entre for Near-Earth Object Studies,CNEOS),第二起「火球事件」的引發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的速度高達11.5千米/秒,與大氣發生劇烈摩擦后發生了部分分裂,墜落在距離甘比爾山(Mount Gambier)西南約186英里(300千米)外的大澳大利亞灣的水域之中,墜落之前劃過天空釋放出的能量等同於一顆小型核彈。
墨爾本莫寧頓半島的閉路電視鏡頭拍攝的流星照亮了海灣上的夜空。
這樣的「火球事件」實際上就是流星現象,並非十分罕見,但卻再一次提醒了我們:地球處在一個大型「天體射擊場」中,時刻面臨著小行星、彗星和星際塵埃的撞擊。這些事件除了本身是一種壯觀的奇景,還是我們理解太陽系形成和歷史的關鍵所在。
撞!砰!炸!
如果夜空足夠晴朗,而你又有足夠的耐心一直凝視著夜空,你就會看見流星劃過,那浪漫的明亮一閃,是星際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摩擦燃燒成火所產生的光跡。大部分星體的碎片最終會在大氣中蒸發,不會對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造成損害,蒸發的過程發生在距離我們80-100千米的高空中。這樣的情節一直都在悄無聲息地上演,每天蒸發的碎片約有100噸之多。
流星體的體積越大,劃過大氣層產生的閃光久越壯觀。NASA的工程師史蒂夫?切斯利(Steve Chesley)表示,如果說比較常見的流星是由一粒塵埃那麼大的流星體引起的,那麼這周在澳大利亞引起「火球」一輛小汽車那麼大。這種影響比常見的小型星體要罕見得多,因為在太陽系中,小型星體比大型星體要多得多。
如果是更大的星際物質劃過大氣層,那就會產生更加壯麗奇絕的景象。2013年2月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發生的流星爆炸事件,可能是100年以來地球上發生的最大的一次星體撞擊,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損害和人員傷亡,爆炸的星體直徑約有20米,重約1萬噸。
將時間推向更遠的過去,就會出現數量更多、影響更驚人的星體衝撞事件。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0千米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了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結果產生了一個直徑大約200千米的火山口,導致包括恐龍在內的大規模物種滅絕。
實際上,這還不是地球經歷過的最嚴重的撞擊,在我們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受過一次真正災難性的撞擊事件,當時面對的星體相當於火星那麼大。但是在那之後,當所有的塵埃和碎片最終化為烏有,我們的地球不再孤單,它迎來了月球這個特別的陪伴。
好消息是,能對地球生物造成性命威脅的撞擊事件仍是極少數,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地搜尋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確保在比較近的時間里不會發生物種滅絕級別的撞擊,所以,我們不必為此憂心忡忡。
相比之下,規模更小的撞擊事件則發生的更加頻繁,就像這周早些時候澳大利亞發生的兩起「火球事件」,其實5月上旬的時候,美國伊利諾伊州也發生過一次「火球事件」。也就是說,像澳大利亞這樣佔地面積較大的國家,一周內連續發生兩起「火球事件」並非那麼罕見。
行星形成之初的遠古遺物
這些明亮的火球也可以說是一種上天的恩賜,它們能幫助科學家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當星體的體積足夠大,與大氣摩擦產生的碎片或者直接是整個星體就有可能保持完整,成為新的隕石降落在地球上。
科學家們將這些小行星和彗星幻化的隕石視若珍寶,它們就像是星際之中的時間膠囊,可能起源於遙遠的早期太陽系。
在被發現之前,地球上的大部分隕石已經靜靜地躺過了漫長的歲月,被稱作「尋獲隕石」(find),雖然它們的價值仍然不菲,但通常情況下,地球潮濕溫暖的環境會讓它們風化降解,化學成分因此發生變化。降落地球的過程直接被觀察到,並在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被找到的隕石被稱作「見落隕石」(fall),相比之下,見落隕石的價值就會更高。在研究見落隕石的結構成分時,我們就能拍胸脯說我們研究的是來自遠古的原始之物,而不必擔心地球可能會對它有任何影響。
循跡火球
因此,「澳大利亞沙漠火球網路」(Australian Desert Fireball Network)已經在澳洲廣闊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攝像網路,目的是整夜整夜地在天空中搜尋類似的火球。
如果能從多個方向上觀測到一個火球,那麼我們就能對它在大氣中的運動軌跡進行三角測量,計算出是否有隕石降落下來。利用這些觀測數據,我們甚至能找出絕佳的觀測位置。
降落在大澳大利亞灣的火球碎片
除了攝像系統,沙漠火球網路的項目團隊還開發了一個免費的應用軟體「空中的火球」(Fireballs in the Sky),讓目睹事件的人們能通過這個應用他們的觀測信息,讓這些信息發揮最大的效用。
至於本周澳大利亞南部的火球事件,「南澳大利亞沿岸的人們看到的是一場壯觀的星光秀,也可能伴有非常響亮的爆炸聲,使窗戶嘎嘎作響,但還不足以震碎窗戶玻璃;最後就會像是一顆小鵝卵石落到了地球上,在與大氣摩擦的過程中會迅速減速,不會保持一開始可怕的高超音速。」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