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華人被澳媒曝光!10個人,買了100桶奶粉,澳洲網友憤怒了,無數人在怒噴

2019年06月30日 14:52

來源:瞰世界

中國代購登上澳媒頭版,次數已經不少了,從不遵守規則到瘋搶奶粉,只要是上了新聞,絕對沒有好事情。

就在上周日,華人代購又一次登上澳媒,還有一位名叫Matt Ward的小哥拍下了這樣一段視頻:9-10個華人大爺和大媽,在QV的Woolworths瘋狂搬運奶粉。

這些大爺和大媽很有經驗,每次只買兩罐,看似符合規定,結賬后,將奶粉裝在外面的購物車裡面,轉身再次進入超市購買。

就這樣,這一批代購小團體足足從超市裡搬走了上百罐奶粉。

Matt專門拍攝了這些大爺大媽用來裝奶粉的小車,滿的都要溢出來了。

拍下了這個視頻后,Matt將它發到了網上,很直接的,華人代購又一次遭遇了輿論抨擊。

而類似的報道,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

最嚴重一次,應該是發生在墨爾本BoxHill的一家Woolworths超市裡,甚至有很多人形容,那是場「戰役」。

只見一架小貨車緩緩地駛入了奶粉貨架,準備對「奶粉陣地」填充彈藥,預備好和明天代購大軍的決戰。

然而餓狼一般的代購軍團早已準備好和奶粉一較高下了!

前方高能

準備從事代購的小夥伴請做好準備!

超市開門不到十分鐘,在門口等待的代購大軍就沖向了奶粉購物架,而新來的購物者依舊在不斷湧入。

那場面,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在一旁等候已久的代購們如同餓狼一樣撲了上去,無論男女老少,都在「無畏的」對著貨架發起進攻。

可能坐個公交,都要奄奄一息、搖搖晃晃,需要你給讓座,但是現在的他們,讓你一個胳膊一條腿,你也不一定能打得過!!!

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這不是奶粉之戰,這是尊嚴榮辱之爭,是戰鬥力耐力之賽!

只有強者才能擁有兩罐奶粉!

這位雙肩包女子簡直就是老當益壯,寶刀未老的完美體現,步伐矯健,腳下生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進戰場。

NONONO,只見她身不動膀不搖,腰板挺直,人流中的她對貨架從容不迫地出招,收穫奶粉五殺!

送人頭?不存在的!!!

恭喜各位勇士們喜提奶粉,請在收銀台接受你們的榮譽!!!

事後,Woolworths發言人在回應,我們不會容忍這種行為,並且會毫不猶豫的制止那些不遵守規定的客戶。

面對如此強悍的「客人」,超市只好無奈表示:中國人求你們別來了!真的怕了!

不僅如此,此事件已經迅速登上了各大澳媒!

9news:「為搶奶粉大打出手,超市員工強行下架。」

《每日郵報》:「亞洲購物者為搶奶粉打起來了!一位老人直接被推倒在地!」

當利益就在眼前的時候,或許有的人直接無視了傳統美德中的尊老愛幼這一點。

還有人感嘆,之所以如此瘋搶,很大程度還是因為澳洲的代購太多了。

據澳媒報道,澳洲共計有40多萬代購在搶奶粉,中國代購每天能從澳洲郵寄出3萬個包裹!

一直以來,澳洲奶粉都深受中國消費者追捧,市面上也早已是一罐難求的局面。

(墨爾本超市裡有人將奶粉藏在貓糧後面)

據悉,目前在澳洲大約有40萬名代購在Woolies和Coles兩家超市搶購嬰兒配方奶粉,並將這些轉售給中國的買家。

墨爾本最著名華人區BoxHill的超市門口每天都是這樣的場景…

一家奶粉銷售公司的主管Livia Wang透露,海外買家對澳洲奶粉的需求一直在不斷上升,實在難擋中國消費者對澳洲奶粉的喜愛啊!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每天至少有2萬到3萬個包裹從澳洲和紐西蘭郵寄回中國」

她還表示,中國消費者選擇購買澳洲嬰兒奶粉是因為他們都足夠相信澳洲奶粉的品質和質量。

儘管很多澳洲奶粉都在中國有了分店,但很多消費者仍然選擇從澳洲購買本土嬰兒配方奶粉。

這就引發了全澳本地父母的不滿,因為,他們不僅也同樣被限購2罐奶粉,而且經常,一旦奶粉上架就被中國代購都搶光了..

不過,也因為搶奶粉,澳洲本地父母和華人父母也引發了不少紛爭,而且代購瘋搶,也給不少澳洲華人造成了困擾。

有一些華人寶媽,本身並不是代購,但是在買奶粉的時候,也會遭遇一樣的目光。

「作為一個澳洲公民,竟然連買奶粉的自由都沒有,只因為長了一張亞洲面孔」悉尼華人媽媽Ammy嘆息到。

事情是這樣的…

來自悉尼目前已定居入籍,身為3個孩子母親的Ammy,在悉尼一家Woolworths購買兩罐嬰兒奶粉時,竟然遭到了店員當場沒收。

「我當時正常排隊結賬,正在低頭找錢包的時候,一個女店員走過來把我買的2罐奶粉直接拿走了!」

Ammy表示,她當時都愣住了,但是對方後來的話,才氣得她說不出話。

「我當時問她,為什麼要拿走奶粉,她說我不能買,因為這些奶粉,是留給澳洲孩子的!」

震驚之餘,Ammy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刻。

在視頻中,Ammy的聲音已經顫抖,「你的意思是我的孩子不是澳洲孩子?」

店員則繼續面無表情,語氣生硬冰冷地回答到:「抱歉,我的上級就是說不行!」

最後,Ammy的聲音已經接近哭腔,但是身邊的大女兒,卻用柔弱的聲音勸著媽媽:「媽媽,我們去別的地方買吧」

此番遭遇,最讓Ammy感慨的還是她的亞洲面孔,「作為一個澳洲公民,我竟然連買奶粉的自由都沒有,難道澳洲奶粉只能留給白人孩子嗎?」

或許,這就是代購造成的一部分影響吧。只要看到華人面孔,下意識的就以為是代購。

有人說,100%的利潤就能讓人鋌而走險,追求收入,並沒有錯,但是用錯了方法,抹黑整個華人群體,這樣的事情,真的不要再出現了。

華人群體在澳洲的聲譽,已經快要降到谷底..再這樣下去,當矛盾徹底激化的那天,什麼都可能發生!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