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又給華人「長臉」了?澳洲商超每年丟20億的貨… 澳媒竟直接點名「Chinese Daigou」

2019年07月30日 17:41

來源:

根據News.com的報道,標題直接寫出

澳洲的店面行竊增加跟中國代購業者有關!?

報道中甚至指出估計這些澳洲零售商家的損失金額總共約22.6億澳元….

聽到這許多澳洲華人就納悶了,代購有這樣的"能量"?!

你說這鍋我們背嗎?

當然不背!!

但問題是要甩這鍋也不容易…

01 矛頭直指中國代購業者,澳洲商超失竊率上升都是中國代購惹的禍?

在這則引發爭議的報道中,第一段就直接點出:"澳大利亞的入店行竊增加與中國代購購物者和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有關"

你如果說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那還可以接受,但直接把澳洲商超失竊率上升跟中國代購業者挂鉤,那就有點問題了….

在新聞的報告中也顯示,在2017-2018年財年中,澳洲與紐西蘭的零售業因為"犯罪行為"所遭受的損失超過33.7億澳元,而其中57%的情況,都是顧客偷竊。

過去兩年間,澳洲顧客盜竊情況明顯嚴重,和2015年的調查結果比,顧客偷竊次數上升了16%,造成的損失金額則高達22.6億澳元。 

看到這,或許你會吶喊講的好像偷東西的都是華人一樣!!

對於這項指控,我們也先別憤怒,先平靜下心來看看澳媒的分析點…

首先這則報告指出了幾個特點:

1. 電訊公司受到的偷竊最嚴重,每次事故造成的損失都超過1000澳元。

2. 藥店(Pharmacies),最常丟失的物品是維他命、香水和化妝品

3.  服裝商店最常被盜的是名牌服飾,女士內衣,運動衣,珠寶

4. 超市被盜最多的物品是肉類、嬰兒配方奶粉,以及臉霜等化妝品

我相信眼尖的聰明讀者,看到這,一定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是的,被稱為澳媒懟華人"規定項目"

海關惡意夾帶!! 奶粉瘋狂搶購!!

再度被澳媒抓住機會,痛打一次…

原文章表示:

"有清晰的證據指明,澳大利亞的商店們已經被小型團伙盯上,東西專門偷來賣給其他市場。其中一些是把酒品、肉品、雜貨等直接賣給小生意主,比如餐廳、咖啡館來銷贓。"

"而另一個大的市場則是在線的個人買賣和國際貿易,尤其是在中國嬰兒配方奶粉有極高的需求。澳大利亞警方預計在2018年全澳估計有價值100萬澳元的奶粉被盜。"

而這種瞄準超市的竊盜犯罪,更是顯示出有組織在背後操控。從被偷竊的香檳、配方奶粉來看,都是銷往中國市場的非常熱門的產品。

而華人搶購奶粉這個澳洲人永遠無法理解的行為,也自然而然成為"幕後黑手"

在澳媒更多的報道中,也不斷將"偷竊"與"代購"兩個字眼結合。似乎打定這超過20億的損失,華人代購必須背起鍋…

但問題是,澳洲超市被偷的只有奶粉嗎? 並不是,包含奶粉在內,更多的是各樣的商品。

而偷盜的都是華人嗎? 

老實說,澳洲本地人行竊的案件遠超出華人…

澳洲超市的自助結賬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講求誠信的結帳系統從推出以來,一直被有心人士利用,不是少刷商品,就是偷換條碼。

有的更誇張,直接大搖大擺推著手推車,裝滿沒付錢的商品,直接離開超市… (笨賊也要搭配不上心的超市員工才有作用)

在墨爾本就曾有一位男子,手推車裝滿17瓶高價的橄欖油,直接走出門口,沒有人攔他下來…

在上個月,一名澳洲女子也是推著裝滿沒結賬商品的推車,打算直接走出門口,卻沒想到被店員以及警衛抓個正著,甚至爆發肢體衝突…

數不清類似的案例實在太多了…更別提還有猖狂的非裔青年等慣犯…

但為何澳媒要如此大張旗鼓的針對華人代購? 而不是反過來檢討自己澳洲人偷竊盛行的社會現況呢?

原因很簡單,在澳洲商超裡頭,華人與奶粉的關係,已經成為澳媒抹黑華人樂此不疲的例行項目。

從搶奶粉到偷奶粉,將這些負面事件與已經是負面形象的華人代購牽扯在一塊,也是不足為奇。

此外,商超批評外人易,從不檢討自己

這才是真正應該引起大家吐槽的

02 奶粉奶粉!! 也許代購不該為偷竊背鍋,但華人族群是否該為代購行業背鍋呢? 

每每提到搶奶,我相信許多澳洲華人都先搖頭,再痛批。

澳洲網在這些日子,也為各位讀者帶來許多次關於澳洲華人"搶奶"的一手報道,從深入現場到獨家採訪,我們一起討論過無數次"搶購搶奶"的話題。

從爭先恐後的失控搶奶場面…

到掩人耳目,停在超市外裝滿奶粉的推車…

但這些搶購而來的奶粉,最終流向到哪?

墨爾本1216搶奶事件資料畫面

在去年墨爾本QV著名的"1216搶奶事件"中,澳洲網也獨家採訪在墨爾本從事代購的朋友,一名署名為"靈魂仙女"的代購業者,就表示:

「也沒有辦法,不能責怪這些老人,他們都是可憐的,為的就是那點差價錢,可惡的是在背後利用這些老年人的時間和精力去謀取暴利的個人和公司

據悉,當時被搶翻天的羊奶粉從超市買入是36刀一罐,轉手就可以以52刀賣給黃牛黨。一罐可以賺16刀…

而中間的無良代購商,目標自然是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透過中間代購商的收購,大爺大媽能小賺零用錢,卻沒想到會破壞在澳華人多年來辛苦經營的民族形象。

回頭來看這些直立的裝滿奶粉的拉車…

一個個都是在澳華人社區形象的墓碑…

儘管我們認為澳洲商超的失竊與華人代購無關

但也不排除有極少數的無良華人參與了這些事情

在去年11月,悉尼警方在位於悉尼Carlingford的一戶民宅內查獲4000多罐被盜奶粉,以及大量的維生素蜂蜜等等!均是被盜的贓物!

澳洲警方也當場抓捕了一名48歲的女華人和53歲的同夥

不光如此,警察還搜查到藏匿在其中一所房屋內的21.5萬澳元現金!摺合人民幣100多萬!據稱也是犯罪所得。

最後能說啥呢? 儘管澳洲商超的20億損失,不是每一毛都是華人代購的鍋,但搶奶粉買奶粉的瘋狂場面,早已深入澳洲人的內心,也讓澳洲媒體抓到適合痛擊澳洲華人的把柄…

你說這鍋我們不背,那很容易

但要徹底甩鍋,已經再也不簡單了…

03 小編結語

把澳洲商超20億的巨額貨物丟失,很大程度上歸咎到中國代購,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這本身就是對存在已久的中國代購的污辱和抹黑。紐西蘭的報道中,絲毫沒有指責中國代購導致竊盜率上升,為何唯獨澳媒會選擇這方向去做報道? 值得所有在澳華人去深思。

但在另一方面,華人代購的形象,的確是透過澳洲搶奶的瘋狂,跌落谷底,甚至拉著許多在澳華人一起陪葬,有多少華人家長買奶粉,必須承受四面八方異樣的眼光,又或是在結賬時,面對其他顧客的質疑,必須澄清呢? 

或許這則偏頗的澳媒報道,也能成為一個警示,呼籲無良的代購業者以及參与搶奶的朋友,你在消耗的,是我們全體華人的名譽,你在損壞的,是我們在澳洲多年下來努力建設的形象,請對自己的行為,三思再三思。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