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子主宰澳高校政治!幾大學生會半數都是自己人

2019年08月13日 19:57

來源:1688澳洲新聞網

現在主導著大學的校園的學生團體長期以來一直是培養政壇名人的溫床,曾經出過前總理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Tony Abbott)和(Malcolm Turnbull)。

當前,學生代表理事會(SRC)和悉尼大學研究生代表協會(SUPRA)的主席均由中國留學生擔任,而學生會中需要競選的職位,大約一半也都是中國留學生。

隨著中國政府在澳洲的影響力以及香港持續的抗議活動引起關注,悉尼大學的中國學生領袖對於同齡人在澳洲究竟是應該採取進步還是保守的態度,意見存在分歧。

2015年時,留學生還幾乎不參与校園政治,但在2016年孔一凡成為第一個當選學生會職務的中國留學生之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中國留學生的參与結束了澳洲校園政治數十年來由支持、自由黨和的學生三分天下的局面。

它也反映了悉尼大學更廣泛的趨勢:自2012年以來,留學生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這些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大多數是中國人,留學生每年向大學支付數千萬元。而大學也越來越依賴這個財源。

悉尼大學最大的留學生團體是「熊貓派」(Panda),政治立場偏向保守,重在為學生提供服務,並呼籲當局為留學生提供交通優惠,通常不信任奉行行動主義的競爭對手「進步派」(Advance),後者更加活躍,譴責種族主義,反對拉姆齊西方文明中心進駐校園並積極爭取墮胎權利。

前學生會主席里斯(Michael Rees)說,這樣的分歧有其積極意義,因為它展現了留學生的多樣性。

里斯說:「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留學生的政治態度都一樣,這就大錯特錯了。」

一位大學發言人表示,很高興看到留學生參与其中。發言人說:「我們的學生團體會進行激烈的政治辯論、會採取行動並倡導權益,很高興看到這種傳統延伸到我們的留學生中,以確保我們的學生團體與我們的學生群體一樣多樣化。」

SRC主席小何(音譯,Jacky He)來自中國,但擁有澳洲的永久居留權,也是「熊貓派」的領導人。他表示,該派系與「進步派」之間的分歧就像工黨內部的不同派系一樣。

「你們也明白,工黨左派和工黨右派簡直水火不容,但他們都是工黨,可你還是搞不清他們為何受不了彼此。我們有時就像這樣。」小何說。

小何的主要對手是孫德成(音譯,Decheng Sun),學生會的名譽書記和「進步派」的領導人。當「熊貓派」與校園內的自由黨派系聯手時,小孫表示「無法接受,因為這不是我認同的意識形態」。

近期,香港的民主抗議已經震撼了澳洲的其他校園,導致發生身體衝突,至少一名民主抗議者在中國的家人受到威脅。小孫和小何對此都很謹慎。

小何表示他無法「對任何這些事情發表任何意見」,也不能說出其他「熊貓派」支持者作何感想。而小孫則表會「鼓勵我的派系依照自己的良心投票,雙方都有自己的論據,這個問題很複雜」。

其他中國學生的做法不同。

梁偉宏(音譯,Weihong Liang)曾擔任SUPRA主席,直到7月辭職,當時他剛好畢業,要回中國求職,他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他說,成為黨員在中國很常見,並不意味著他代表政府。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