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美麗少女小魚
去的這一個月,老母親終於開始慢慢體會了為了娃娃拼上一切的『媽媽心』。自從7月1號,余先生正式入坑諮詢行業之後,第一個項目就開始了為期8周(暫定)的出差。本來我早上出門遛娃,下午娃娃睡覺我看劇,晚上盼著余先生回來甩手休息的小日子,一下子就到頭了。
7月8號,我正式開啟了帶娃回國前日以繼夜的24小時陪伴的四周,好在結局還行:我活下來了。
當時我正在火車站等火車,去和Ana約遛娃的路上,整個人都崩潰了。雖然寶寶5個月送幼兒園不是我們當時的首選方案,但是這個等待周期讓我覺得很是震驚絕望。
澳洲的幼兒園
在回國前的一周時間里,我開啟了瘋狂參觀幼兒園模式,不止看我家附近的,看王阿姨家附近的,甚至沿線去上班路上火車站的都找來參觀。澳洲的幼兒園有很多種,大型的Childcare Centre,小一點的Family Day Care,還有社區的幼兒園,多數都是受政府監管的,這個選擇見仁見智。
最小的寶寶房間,Nursery room, 一般接收6周到18個月大的寶寶,之後如果有空位置會挪到1歲到2歲的toddler room,然後在進入2-3歲、3-4歲班級,每個班級通常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教室和獨立的活動場地。Nursery room又會有單獨的小房間給相對較小的小朋友,比如0-6個月寶寶睡覺比較多,會有嬰兒床的小房間。
我當時吃虧就吃在,我以為嬰兒床的小房間很空,所以有恃無恐,誰料到,0-18個月的寶寶是一起排隊的,同屬於一個班級,所以基本很難排到。
第一次參觀幼兒園的時候我就震驚了,每個寶寶除了有相應的成長記錄,還會有KPI,保證寶寶在適當的階段進行適當地腦部發育,以及包括自己上廁所等生活技能。每個階段寶寶的戶外場地也不一樣,比如小一點的都是娛樂為主的場地,到大一些可能會有讓他們學習自己種菜的場地等。有的幼兒園會用寶寶自己種的菜送到廚房做成飯,想想都覺得有成就感。
所以每天送寶寶上學,會有一個媽媽包帶過去,裏面有寶寶的日常所需和一些換洗的小衣服。如果有什麼其他特殊需求,比如每次換尿布都給寶寶用屁屁霜,也可以告訴他們。我這次回國在某寶定了一個寶寶名字的印章,可以印名字在衣服上,防止混亂。
現在的幼兒園都是有家長互動軟體的,通過app,可以隨時了解寶寶什麼時候換了尿布,什麼時候喝了奶吃了飯,還有一些寶寶日常的照片。
最小的寶寶房間教師配備比例是1比4,也就是一個老師四個孩子。隨著年齡增長逐步增加到1比5甚至更多。
如何選擇一家幼兒園
因為小魚兒5個半月的時候我們都要去上班了,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慢慢排隊挑選的我們得到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事實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樂觀,先給阿姨帶,再給爸媽帶,然後再回去等等。當然例外是,有的Family day care 或者社區幼兒園可能一直有空位。我去參觀的一家告訴我隨時可以來,如果有假期可以直接把五天變成一天,這樣只需要交一天錢保留位置,之後隨時變回五天。
當然了,看到了更好的幼兒園,就會對略微不那麼好的幼兒園有些排斥,畢竟老母親的心就是這樣,除非沒有辦法,比如排不到。幼兒園的硬體設施也決定了它的價格,悉尼各個區的價格也會有差異,總的來說,如果看到挺不錯的,價格一般在150澳幣一天以上;一般一點的也肯定在110澳幣到140澳幣左右,差別不大。
CCS的申請在centrelink官網進行,大約4周時間可以拿到, 拿到之後打電話給Centrelink獲取寶寶的專屬號碼,然後提供給幼兒園,每周或每兩周政府會根據實際情況,將錢打到childcare 的賬戶里,家長需要補齊剩餘的部分。
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最好是去預定他們的參觀,會有人專門講解。有的問題,比如教師孩子配比,教師的變動情況等都可以了解。我懷孕排的幼兒園,老師在這家幼兒園待了都是4年以上的,小寶寶房間更是有待了7年的老師。一般最好一個老師可以帶全周,但是因為幼兒園工作時間一般一天10小時,所以老師只需要工作4天就可以滿足全職40小時的要求,所以會有一天是其他老師帶,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最後我們找到了一家有5天空檔的看起來還不錯的Childcare,然後等待9月份的可能會有的空檔。同時也排了好幾家其他的,有的需要付費排隊,比如20澳幣,有的則是隨便免費排隊。
後來得知,要想上私立小學,懷孕知道男女就要開始排隊了,我們已經又雙叒叕晚了。所以一顆平常心,盡人事聽天命吧。
這麼小就送幼兒園到底行不行
這次我帶著娃娃回國,見了寶寶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各個七大姑八大姨,大家都對於我要送幼兒園各種意見和建議。利弊全在自己權衡,也在自己選擇。
娃娃太小,幼兒園肯定沒有家裡照顧的那麼精心細緻,然而過於精心細緻是好是壞猶未可知,也有人提出來小寶寶在幼兒園缺乏足夠的關注,這在我看來都是兩面性的東西。甚至寶寶如果只是因為淘氣哭幾聲,都沒有什麼問題。我最關心的是,寶寶是不是可以睡好,是不是安全,能不能獲得足夠的相應時間段的訓練。
吃和睡作為寶寶生命活動最重要的部分,在幼兒園肯定和家裡不一樣,尤其是睡覺。好在幼兒園一般都會提前安排兩天到三天做orientation,家長可以陪在那裡,幫助寶寶一起適應。並且我相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養成習慣,一開始的適應階段,總歸要經歷。
安全方面,我一直都覺得幼兒園比家裡要更專業。無論是家裡我們無法預知的裝修安全死角,還是卡殼噎著等問題,幼兒園都會有更專業的知識在第一時間處理。都說寶寶上幼兒園會生病,那也是寶寶在適應更複雜的細菌環境,不是太嚴重的事情。而智力訓練方面,我相信幼兒園的系統化訓練,以及寶寶在和別的小朋友的互動中所獲得的各方面感官的開發,遠遠勝於面對我一個人的有局限的刺激。甚至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或者祖父母看孩子,都會出現很多不周到的地方,而幼兒園卻做得更專業一些。
並且,如果我是寶寶,我也會希望,我的媽媽可以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不止於一個照顧者,一個陪伴者,更是一個平等的朋友,一個一直努力追求和享受人生的偶像,是我可以崇拜的人。
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無關乎對錯,是我們對彼此的信心。
從懷孕生娃,從月子里抱著娃娃陪余先生跳槽準備case study,到一個人帶著娃娃準備面試跳槽,再到帶娃回國乘12小時飛機又轉了高鐵。我媽問我,你累不累?覺不覺得委屈?妙妙小姐說,你咋不請個月嫂?
說不累似乎太假了,但是實話是,我覺得還行,可以承受,並且,我蠻享受這個過程。
說委屈,可能只有一次。當時最後一次面試安排在下午,我帶著娃娃先到,王阿姨後到。我趁著她來之前的十五分鐘,找了附近的酒店借了把殘疾人廁所的鑰匙,坐在馬桶上給寶寶餵奶。怕把襯衣搞皺,我脫掉了上衣。當時看著對面大鏡子里,裸露著的因為生孩子變寬變胖的自己,真的心酸了。
這個心酸可能持續了不到3秒鐘,我就笑了。這是一個成年後的選擇,有選擇就要學會負責。我可以選擇更安逸或者相對安逸的生活,然而我沒有,也就沒有必要委屈。因為選擇了遠方,也便只顧風雨兼程。
在這裏,特別感謝王阿姨,能夠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最大的時間和精神上的支持,讓我在感到絕望無助的時刻,可以知道,有人陪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