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私校「內卷」新高度:沒出生就排隊,砸錢也難進…
從母嬰論壇到媽媽群,”搶學位”的話題熱度早已超越奶粉和尿布,甚至比胎教課程更讓人焦慮。
最新數據顯示,悉尼頂級私校的候補名單已排到2028年後,不少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就啟動了”學位保衛戰”:支付上千澳元不可退還的申請費,只為在精英學校的等候名單上佔個位置。
讓新生兒獲得悉尼頂級私校的入學資格,家長們正支付超過1000澳元的不可退還申請費,而部分學校的候補名單已排至2028年之後。
多位家長及教育界人士透露,如今要進入新州最頂尖的私立或天主教學校,競爭激烈程度”遠超以往”。
一位居住在Cammeray區、育有九個月大男嬰的母親表示,她已為三所頂尖私立中學支付了入學申請費。”這簡直是個令人窒息的過程,”
她坦言,”現在人們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要開始規劃入學事宜。”
“僅Shore School一所學校的申請費就達400澳元,其他兩所學校的費用合計至少700澳元。雖然等待結果令人焦慮,但我和丈夫認為提前規劃、多留選擇才是明智之舉。”
作為新南威爾士州入學競爭最激烈的學校之一,Shore School在其官網明確表示,該校錄取名額將優先從候補名單中按”申請當日兒童年齡排序”依次遞補。
該校招生辦說明:”在子女生年次年年中,我們將針對幼兒園、五年級和七年級這三個主要入學年級發出首輪錄取通知,這批名額被稱作’嬰兒學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所頂級學府早期教育中心的年費已逼近2萬澳元,此外還要求被錄取者在確認入學時另行繳納1500澳元註冊費。
位於特雷山區的Northern Beaches Christian School校長Tim Watson透露,這所涵蓋幼兒園至12年級的男女混校候補名單持續增長,目前已開放2028年及以後的入學申請。
Watson校長指出,該校已出現新生兒家長提前佔位的現象。“家長行動越早越有利…若拖延申請,最終可能面臨學位緊缺、候補位次靠後的困境,”他特彆強調。
這位資深教育工作者建議,家長在申請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子女個性特質的匹配度。
“選擇最適合孩子發展的學府,遠比盲目追求名校排名更為重要”。
在悉尼,教育競爭已悄然前移至學前教育階段。
如今,為孩子搶佔優質教育資源,已成為中產家庭母親的”必修課”。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僅考驗著家長的教育規劃能力,更成為家庭信息資源、行動效率與經濟實力的綜合競技場。
令人咋舌的是,有母親在女兒出生僅21天時,就為一所年費高達3萬澳元的精英私校提交了申請。然而即便這樣未雨綢繆,她仍忐忑不安地表示:”現在連候補名單都不敢保證能排上。”
更極端的案例是,部分無宗教信仰的家庭甚至考慮通過”突擊受洗”等方式獲取天主教學校入學資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坦言:”雖然知道這樣不妥,但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願意嘗試任何可能。”
這場私立教育熱潮的背後,是公立學校系統的持續失血。
最新數據顯示,教師資源短缺等問題正迫使越來越多家庭轉向私立教育體系,導致悉尼多所高收費學校的候補名單不斷刷新紀錄。
教育專家警告,這種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等現象。
一位來自萊卡特區的母親透露,她已為女兒支付了Croydon區Presbyterian Ladies’ College(PLC)400澳元的入學申請費。”校方建議我們一拿到女兒的出生證明就立即提交申請,”這位母親表示,”如今要想進入PLC這樣的悉尼頂尖私校,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新州公立學校入學率持續走低。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資料表明,過去十年間,該州私立學校在校生人數激增4.9萬,同期天主教學校也增加了1.6萬名學生。
新南威爾士州獨立學校協會首席執行官Margery Evans指出:”與公立學校不同,私立學校必須嚴格遵守地方政府規定的招生上限。部分名校每年不得不拒絕超過100名申請者。”
她進一步分析:”自2000年以來,全州近三分之二的新增入學名額都來自獨立學校體系,這些增長主要集中在悉尼遠郊新建及擴建的校區。”
天主教學校聯盟NSW首席執行官Dallas McInerney指出,如今家長規劃子女教育的時程大幅提前。“很多家庭會同時申請三所學校作為備選,這種情況已十分普遍,”
McInerney先生表示,”特別是悉尼西北和西南新興發展區的教會學校,入學競爭尤為激烈。”
新州家長委員會主席Rose Cantali透露,近期她接觸到多位”高度焦慮”的私立學校申請者家長。”在WhatsApp等社交平台已自發形成多個支持群組,家長們不僅分享申請經驗,還相互提供私立學校入學流程的建議,”Cantali女士介紹道。
澳大利亞家教協會(Australian Tutoring Association)首席執行官Mohan Dhall對現行入學排隊制度提出質疑,他認為單純按報名時間排序的機制存在明顯缺陷。
“很多新手父母根本不知道,在孩子剛出生時就要立即著手名校註冊事宜,”Dhall先生指出,”家長們正專註于照顧新生兒,誰會想到在這個階段就要開始搶學位?”
他嚴厲批評這種制度本質上是一種”信息特權”:”這形成了一個排他性怪圈——只有那些本身接受過私立教育的內行家長才懂得要早早登記。對於那些不了解這套’潛規則’的家庭來說,這種機制是極不公平的。”
新州家長委員會(NSW Parents’ Council)主席Rose Cantali博士指出,當前教育選擇引發的社會焦慮正在社交媒體上形成惡性循環。作為代表私立學校學生家長的權威組織負責人,Cantali博士觀察到:”公立教育系統的信任危機正在持續加深。”
“社交媒體放大了教育選擇的焦慮情緒,”她分析道,”這種焦慮呈現出兩種典型表現:一部分家長將私立教育視為社會地位的象徵,另一部分則因無法承擔私立教育費用而產生更深層的焦慮。”
Cantali博士特彆強調:”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焦慮情緒正在家長群體內部自我強化。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選擇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新石器留學移民,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