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調查:美國對中國好感度降至14年來最低

2019年10月03日 9:22

2019年10月1日中國舉辦的盛大國慶儀式。最新一項民調顯示,美國的許多受訪者對中國持消極評價。(美聯社)2019年10月1日中國舉辦的盛大國慶儀式。最新一項民調顯示,的許多持消極評價。(美聯社)

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有 60%的受訪者對持消極評價,達到14年來最高值。此外,北美、西歐和亞洲的受訪者大多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2019年5月13日到8月29日,美國皮尤調查中心在32個國家抽取近35000名居民進行了全球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北美、西歐和亞洲的大部分受調查者對中國形象持負面評價, 中國提升軟實力、改善國際形象的努力遭遇滑鐵盧。

2018年,美國有47%的受訪者對中國抱有消極態度,今年,這一數字上升至60%,達到14年來最高值。

該調查報告的作者、皮尤高級研究員勞拉·西爾弗(Laura Silver)告訴本台,中美貿易戰是美國對中國好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的項目助理鍾瑞說,「在文化上,美國對中國的理解有所增進,但是上的看法卻在發生變化。許多美國人對中國存在安全上的顧慮,同時也有經濟上的擔憂——美國是否可以從中美貿易爭端中脫身並且更加強健,這對於很多人,特別是不在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會是一個關鍵問題。」

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還表明,有一半美國人對中國領導人幾乎不抱信心。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有益於美國,但是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則對美國構成威脅。

此外,美國人對中國的態度與其年齡、黨派都息息相關。年長的美國人、共和黨人通常會比年輕人、民主黨人更排斥中國。

除了美國,加拿大,瑞典和印度尼西亞對中國的評價惡化得最為顯著,正面評價同比下降了17%。則下降了12%。

一個自媒體記者最近視頻採訪了一些在澳洲的中國,他們表示和資本主義比較起來,更喜歡共產主義;當被問道「中國政府把宗教人士送進監獄沒有錯嗎?」,「禁止言論自由和遊行示威沒有錯嗎?」, 他們的回答是「可以,沒有問題!」

在澳洲,支持、抵制香港運動的的過激言論最近引發當地人反感。這也許部分解釋了為什麼人對中國的正面評價的比例大幅下降。

在加拿大,有67%的受訪者對中國抱有不良印象。根據皮尤調查報告,在華為公司的首席財務官以及加中雙方產生貿易爭端之後,這一數字上升了22%。

然而,中國並沒有面臨四面楚歌,處處皆敵的局面。俄羅斯、東歐、拉丁美洲和非洲人民對中國的印象大多是積極的。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中,俄羅斯最喜歡中國,71%的受訪者對中國抱有好感。

鍾瑞還指出,普通公眾對中國的看法和高層政治家對中國的觀點通常是有所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在政治緊張局勢中充當緩衝器。

在美國俄克拉荷馬中心大學執教的政治學教授李小兵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國人的敵意,他說:「人們可以把他們對外關係的意見和他們接人處事的現實分開。他們可以反華、反共,但是對他們公司或者學校的華人同事可能關係還挺好。他們可能還愛吃中國菜,或者和中國人交朋友,但是可能對中國並不友好。」

李小兵還強調,現在國際形勢是強人政治主導,跟以前的大眾政治、民主政治有區別,所以民眾、民調和群眾反應不會對國家決策和國際關係產生太大影響。

電台記者薛小山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