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數據曝光!4萬多人在排隊!在維州看病,那是真~等…死

2019年11月16日 14:04

來源:微生活

這是真的等…死…

關於在澳洲看病,江湖上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 如果是看急診的話你要麼還沒等到就已經死了要麼還沒等到就自己好了…   

雖然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是多多少少也反映了一個現狀,那就是: 在澳洲看病太難了! 醫生太少看個病,除了等等等還是等等等

看急診都要等,那要是不緊急的情況,更得等了啊。 而就在今天,小微聽到了一個更大的噩耗! 維州各大公立醫院等著做非緊急手術的人數將暴漲! 最多的暴漲98%!

換句話說: 如果你要做非緊急手術的話,比如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白內障修復手術、心臟手術等等,那麼等的時間最長會是以前的2倍! 2倍呢! 以前如果說是漫長的話,那現在簡直就是遙遙無期! 搞不好你還沒等到,就已經在痛苦的折磨中死翹翹了…

更可怕的是, 維州幾乎各大公立醫院都是如此!

我們先通過一組直觀的數據,來看看現實是多麼可怕!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等待人數2650,增加33%;

Melbourne Health:等待人數3600,增加44%;

Peter MacCallum:等待人數840,增加50%;

Mercy Health:等待人數1460,增加27%;

 Austin Health:等待人數3287,增加40%;

Eastern Health:等待人數4000,增加60%;

 Monash Health:等待人數7800,增加54%;

Western Health:等待人數4337,增加33%;

St Vincent』s Health:等待人數1800,增加79%;

Northern Health:等待人數2650,增加98%;

 Peninsula Health:等待人數2500,增加61%;

Royal Women』s Hospital:等待人數730,增加20%;

 Eye and Ear Health:等待人數2900,增加9%;

Alfred Health:等待人數2200,增加13%;

Barwon Health:等待人數1336,增加10%;

 Ballarat:等待人數1150,增加17%;

Bendigo:等待人數1300,增加10%;

La Trobe:等待人數1200,增加33%;

 Albury/Wodonga:等待人數1500,增加36%;

 Goulburn Valley:等待人數650,增加11%;

 Wangaratta:等待人數630,無變化;

Warrnambool:等待人數780,增加6.8%;

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覺,反正小微看到這組數字的時候,只覺得

無!比!震!驚! 正準備去這些醫院看病的人,是不是有種絕望的感覺?你看,你前面好幾千人還!在!等!待!你看那個患者等待人數的增加量,百分之十幾二十幾都算少的,百分之五六十也不罕見。 最多的能增加百分之八九十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打個比方: 以前你需要做個非緊急手術,可能要等30天。 現在,你少則得等四五十天、多則得等六七十天! 想想就覺得痛苦! 更痛苦的是,你看那個等待的患者數量。 幾百人都是少的,最多的能達到七八千! 這麼多人等著做手術,

感覺30天的估計都太保守了沒個一年半載的可能都等不上…

看到這些數字,小微心裏只有一個念頭: 希望自己和家人都不要生病都不要做手術否則就可能變成「有生之年」系列在疾病的折磨中一點一點痛苦地死去… 可能有人要問了: 為啥各大公立醫院等著做手術的人突然暴增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醫院沒…錢…了…


 是這樣的: 本周,政府簽署了2019-2020財年的公立醫院手術撥款協議。 維州衛生部長Jenny Mikakos高興地說:你們看,我們給所有公立醫院的撥款,可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哦。 開不開心?

但是,各個公立醫院一看撥款額,都要哭了… 開心? 你TM是在逗我嗎? 這點錢,根本不夠用啊!

醫院的一位消息人士就說了,雖然單從數字來看,今年政府給的錢確實比去年多了。 但問題是,這幾年墨爾本的人口劇增,再加上買私人保險的人數越來越少,得慢性病的人越來越多, 所以醫院的患者比以前多了太多!而政府多給的錢只有那麼一丟丟… 因此按照人數比例來算,政府的撥款實際上是減少了。 

早在7月份的時候,媒體就報道,根據這一財年的預案草案,維州各公立醫院的資金缺口將高達2000萬至3500萬澳元! 有至少18家醫院都希望得到衛生部的緊急財政援助,

否則明年就得負債經營 可是,政府給的錢不夠,醫院沒那麼多做手術的錢,怎麼辦呢? 只能減少非緊急手術了 這一減少,各大醫院等著做手術的人可不就增加了嘛。 粗略預計,這一財年,維州有40,754名等著做非緊急手術的病人都得慢慢等著… 澳洲醫療協會維州的負責人Julian Rait教授就說了,維州的醫院現在撥款嚴重不足,醫院根本無法滿足社區的需求。 「對於患者來說,這太可怕了!

有多可怕呢?

我們來看看患者的親身經歷就知道了。

57歲的墨爾本大叔David  Carr肩膀嚴重受傷,GP告訴他需要到專科醫生處求診。

為了見公立醫院的專科醫生一面,David在巨大的肩痛中等了整整18個月!

而就在他千辛萬苦終於見到醫生之後,卻被告知,還需要再等6個月才能做上手術

你說,就一個肩痛,

要等2年才能手術

估計等到的時候,肩膀說不定都已經不疼了。

當然,不只是維州,

全澳洲都是這樣

今年6月,珀斯一個19個月大的小baby耳膜出現問題,再不接受手術耳膜就要破裂了

但是珀斯兒童醫院卻告訴孩子的媽媽Madison,要等一年多才能排到一次諮詢至於手術諮詢之後還要再等18個月!

18個月,到時候說不定孩子的聽力都沒了…

不過,比起這種非緊急手術要等的情況,更可怕的是,

急診也要等!甚至搞出了人命!還不止一次!

今年9月19日晚上,阿德萊德一位90歲高齡的老奶奶在家中突發疾病。

被救護車送到當地醫院之後,因為急診室沒有空位,她只能在救護車上等著

最後等了一個多小時死了…

今年5月2日,墨爾本一個9個月大的小寶寶Zehann Singh嘔吐不止,被送到了Epping北部的一家醫院。

但是到了醫院,他們只能在急診室外等候。

在此期間,孩子一直嘔吐不止,

都已經吐到脫水了

他們一家在急診室外幾乎苦等了一夜,最終孩子不幸離開了人世…

2018年9月26日,墨爾本2歲的小男孩Isaiah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父母帶他去醫院看急診。但是,儘管有GP的轉介信,儘管孩子的情況已經非常不好,醫院還是讓他們在急診室外等候

在等待了2個多小時之後,孩子開始渾身犯青紫呼吸微弱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2018年6月,澳洲陽光海岸一位媽媽帶著自家寶寶到Sunshine Hospital的急診看病。在等了2個小時之後孩子病情惡化不幸離世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我們承認,澳洲的醫療技術確實很先進,一個個重大的醫療突破也挽救了全世界很多患者的生命。

可是澳洲的醫療體系,卻一次次被人詬病

只是希望這一次次的悲劇能夠為政府提個醒:不要把納稅人的錢花在那些面子工程上解決公立醫院看病排隊的問題才是真正的當務之急

不要拿病人的生命,當兒戲!而對於咱們老百姓,小微的建議是:多掙錢,買私保多鍛煉,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