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周薪5000+,贈送免費兩居室住宿的工作卻沒人干?!只怪社會福利太全面,附澳洲福利詳解
很多人都說澳大利亞是一個相對慵懶的國家,工作時間固定,相比于努力工作,人們更習慣於安逸的生活。雖然是一個發達國家,但澳洲的生活節奏一直緩慢,社會競爭壓力不大,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出門工作。
近日,澳洲媒體曝出的一條消息引發了眾多人的熱議!
一份周薪1000澳幣,免費提供住宿且免電費的牧場工作竟無澳洲人應聘!不少待業青年表示,在家躺著也能拿到一筆不菲的補助,為什麼要努力工作?
的確,澳洲優厚的社會福利,催生了部分「懶人」,也造成部分地區的失業率居高不下!
Malcolm和Jane McGregor是一對生活在昆士蘭州凱恩斯附近的乳農夫妻,他們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女兒成長,想招一名本土幫工。
來源: 淘澳指南
為此,他們特意在凱恩斯郵報和求職網站Seek上刊登廣告,並開出了周薪1000澳幣,免費提供一套兩居室且免電費的誘惑條件。
然而,來應聘的大都是中東人、菲律賓人和印度人,竟無一名澳洲本地人應聘!
McGregor夫人說道:
「這令人沮喪,也讓人很憤怒!」
Leichhardt的聯邦成員Warren Enstch也表示,這徹底傷透了他的心。其實,澳洲本地人之所以寧願失業也不願意干如此工作,只因高福利惹得禍!
澳大利亞社會福利和保障津貼種類多而齊全,凡獲得澳大利亞綠卡身份居民和公民,都可享受其應有的福利待遇。
從出生得到死亡,各個階段都有對應的福利補助,澳洲政府制定這樣的福利待遇,本是為了造福公民,沒想到卻鍛煉了民眾的懶惰。
澳洲的高福利建立在高稅收的標準下,在吐槽社會蛀蟲之前,我們先客觀分析一下澳洲的福利待遇體系。
育兒津貼
Rent Assistance:只要有小孩,同時是租房的,就會有租房補貼,最高額度是兩周發$208。這項補助的發放額度和家庭的總收入有關,也和租金有關。
育兒津貼也被稱為牛奶金,當然不是真的指孩子喝牛奶的補貼,而是涵蓋了嬰兒從出生階段就可以領取的福利補助。
什麼人可以申請呢? 原則上任何人都可以,但它的特殊收費方式把有錢人自動排除在外,基本收費原則是按收入的百分比交租。有一點需告訴大家,中國新移民申請政府房的人很少,部分老一代移民特別是老年群體,存在在政府住房居住。
Family Tax Benefit Part A:只要有小孩,即發放該補助。這項補助發放額度和家庭的總收入有關。
Family Tax Benefit Part B:只要有小孩,即發放該補助。這項補助發放額度和父母的低收入一方的收入有關。相當於是對父母中一方工作,一方不工作而在家帶小孩的家庭進行補貼。
托兒補助金
Child Care Benefit (簡稱CCB):小孩上幼兒園,才發放該補助。這項補助的發放額度和家庭的總收入有關。
Child Care Rebate(簡稱CCR):小孩上幼兒園,並且父母都工作/上學至少15小時一周的情況下,才發放該補助。
政府住房
為了保證人者有其屋,保證低收入者也能住房,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撥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託的專門公司管理,以極低的價格出租,通常每個星期房租為 15澳元左右,而且往往是很漂亮的大樓。
比如墨爾本1958年奧運會的運動員村大樓,大部分都是政府房子,奧運會結束后,大部分都給低收入者居住。
因為凡住這種房子的多為低收入家庭,屬社會底層,但是因為很多低收入人群沒有車,所以廉租房總是建造在交通方便,寸土寸金的地方,但是治安不一定好。中國人往往很關心子女的生活環境,因此寧可多花點錢,也要找一個 「好地區」。
購房補助
為促進澳洲人買房,各個州政府都推出首次購房補貼。大部分的做法是提供1.2萬至2.5萬澳元的補貼,或者是減免和優惠購房印花稅。但是,政府補助購房也是面對大部分低房價的房子,通常都在75萬澳元以內。
凡領取養老金者可以得到優惠的醫療藥品和其他衛生保健待遇。政府對享受養老金者提供的其他優惠包括減收交通費、地方稅、電費和汽車註冊費等。
政府失業補助金
每兩周約330澳元/人。凡在工作年齡內、有工作能力、願意工作而找不到工作者可以領取此津貼,但新移民要等兩年才有資格申領。
另外,政府還有「尋找工作補貼」和「重新開始津貼」計劃,這些計劃鼓勵並支持了失業者參加或重新參加就業。不過,若失業者遇到了比較合適的工作崗位,他們是不能拒絕這些機會的。
醫療保健福利
國民保健 (Medicare) 是澳大利亞國家全民健康保險計劃,新移民可以即時享有大多數免費醫療服務,國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費公立醫院治療。
看醫生的費用、在公立醫院手術、住院(包括藥品和飲食)的費用,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費。政府通過「醫藥補貼計劃」對許多醫藥處方給予補貼,低收入者在藥房購買處方葯時僅需支付2.60澳幣,其餘部分由政府補貼。不過,政府最近一直在尋求對醫療進行改革。
1.Medicare提供的福利有哪些?
★ 醫生和專科醫生的診療費用
★ 醫生治病所需的化驗和檢查,包括X光和病理化驗
★ 唇裂畸形計劃(Cleft Lip and Palate Scheme)中的指定項目
★ 驗光師所做的眼部檢查
★ 醫生執行的大部分手術及其它治療程序
★ 由經核准的牙醫執行的某些手術程序
2. 哪些人士能夠享受澳洲Medicare福利?
★ 澳洲公民
★ 擁有澳洲永居簽證的外籍人士
★ 已申請特定的永久居民簽證人士
★ 持有澳洲工作簽證的人士
★ 持有有效簽證,且父母、配偶或子女中有一人是澳洲公民
★ 持有有效簽證,且父母、配偶或子女中有一人具有永久居民身份
3. 什麼是不屬於Medicare報銷範圍的
Medicare不報銷救護車費用。昆省和塔省,政府提供免費的救護車服務。紐省和首都地區只為領救濟的低收入者提供免費救護車服務。
在其他省,可以通過參加救護車機構的保險計劃,也可以通過購買私人醫保來報銷救護車費用。
請注意,救護車保險的內容和費用很多檔次,有的保險公司報銷所有救護費用,而有的只報銷地面救護以及有限的救護服務,比如限定只在你居住的省內的救護服務。
除去公共假日以外,澳大利亞人還享有更多的假期。
4周的帶薪年假。除公共假日外,按照澳洲勞工法,澳大利亞公民每年至少四個星期的帶薪休假,還獲得相當於平時工資17.5%的獎勵工資,同時不硬性規定休假時間,可累積。
長年服務假,這是澳大利亞的特產。澳洲人有個喜歡跳槽的習慣,為了避免人們像袋鼠一樣跳來跳去,政府規定連續服務滿10年,就可有兩個月不上班,此後每年有13天的長年服務假。
★ 紐西蘭公民
私人事假每年10天。用於自己或家人生病、不適於工作或對付突發事件,比如汽車拋錨、搬家挪舍、紅白喜事等等。每年可以有10天帶薪事假,醫師證明可有可無,有些單位允許積攢,待以後生病時用或離職時補回,有些則是過期作廢。
輪休假。有些公司適當延長每天工作時間(如半小時),然後每兩周或四周放假一天,此舉深受員工歡迎。
產假。男女可休,用於生孩子、領養孩子或照顧生孩子的妻子。政府規定產假一年,如不夠用,可申請延至兩年,其中新媽媽可享有18個星期的帶薪產假。
養老金
法定假期
養老金政策凡60歲的女士和65歲的男士均可享受養老金。能否領取養老金或領取多少,將根據有關人收入、資產而定,並要滿足居住條件的要求。
其它種類的津貼
Bereavement Allowance:
而此時的昆士蘭州青壯年失業率已達13.3%,凱恩斯地區的青年失業率更是達到了14.5%,按理說在失業率如此高的環境下,這樣的工作應該能吸引許多人。
喪偶津貼,有104周等待期,即拿到PR並居住滿104周才可以申領。寡婦適用(只給14周補貼,如果處於懷孕狀態,可以持續給到孩子出生),每兩周$748.80。
Carer Allowance:
給每天照看殘疾人的照看人的津貼,無等待期,即拿到PR就可以申領了。每兩周$114.00。如果是和殘疾人住在一起的,每兩周(單身幫忙照顧)$689.00,每人每兩周(夫妻一起幫忙照顧)$519.40。
Austudy:
25 歲以上人士的全職學生津貼(限於TAFE,大專或本科學位的學習,以及部分碩士課程。博士生不可以領取這項津貼),有104周等待期,即拿到PR並居住滿 104周才可以申領。如果每兩周的稅前收入不超過$236,那麼可以拿滿每兩周$402.70或$442.10或$527.50(看是否單身,是否已婚, 是否有小孩等);如果每兩周稅前收入高於$236,那麼每多一刀,津貼減少50分或60分。
Sick,injured or people with a disability:
16 歲以上的因傷殘或疾病而不能工作的人士的津貼,有連續10年居住要求,即住滿10年後才可以申領。對於傷殘人士,21歲以上,每兩周(單 身)$689.00,每人每兩周(夫妻)$519.40。16歲以上,21歲以下,根據不同年齡段,領取的額度相應少些,越年輕越少。對於因疾病不能工作 的人士,相應可以領取的津貼額度略少。
育兒補貼都是沒有等待期的,即拿到PR就可以申領。對於有小孩的家庭,從以PR身份登陸澳洲那天開始,就可以開始申領了。當然小孩也必須是PR或者澳洲公民。
以上就是在澳洲能夠享受到的社會福利,為了實現這一份福利待遇,澳洲政府每年都會投入巨額的資金,這筆資金都來自於納稅人的稅款,這也造就了澳洲的高稅收現狀。
政府的本意通過福利,讓澳洲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更好的生活,沒想到卻培養了一批社會蛀蟲,整日里都在想著申請各項政府補助。
更是造就了一個社會怪象:高薪職位無人去,大批年輕人都躺在家裡靠著政府救濟,一大批華人來到澳洲彌補勞動力空缺,卻被指責是搶了本地人的工作機會。
一群整天計算著如何能夠騙到更多福利的人,去噴那些努力工作,繳稅養活他們的人,搶走了工作機會,最搞笑的是,政府竟然還認可了這幫人的歪理邪說,上一代的僱主擔保簽證457就是這樣被取消的。
澳洲公民覺得自己勝利了,可眾多企業的老闆,小生意的擁有者絕望了,澳洲本地員工真的不好找,年輕人更多的想著天上掉餡餅,好不容易找到的,要麼能力不行還要求高薪待遇,要麼自以為是,工作態度惡劣。
雖然澳洲的高福利造就了一批社會蛀蟲,但也不得不承認,在這樣的國家生活,壓力真的會小很多,從出生到死亡,不論疾病還是其他問題,都有政府站在背後,或許這也是澳洲PR如此搶手的原因所在吧。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