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些移民澳洲生活的不好,卻還想著擺脫華人的身份?

2020年01月10日 20:53

更有部分第一代老移民,他們極力地抗拒了解國內近幾年來的變化,固執而堅定地告訴自己國內還是像當年一樣貧窮、落後、與相差懸殊,試圖以此來安慰自己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

來源: 華僑在線

同時他們極力地在網路上大肆渲染澳洲從價值觀到教育、醫療、基礎建設等各方面對中國的全面碾壓,標榜自己的移民身份,從而彰顯自己的絕對正確。

曾經有一種很風靡的說法:就是留在國內當老闆,也不如出國刷盤子碗。

9e92e8a8-5aef-4952-858b-b43ec8aa4a58.jpg,0記得小的時候,村裡偶爾會有南洋華僑回國探親,那架勢基本是全村喜迎回歸。每家每戶都會上門去拜訪,噓寒問暖。因為當時的人感覺沾上點南洋客的關係都是一種體面。

但如今,當他們那些人再次回歸的時候,再也沒有了當初的風光。

現在的華,許多人的生活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體面。

59e6d768e2ffd.jpg,0一樣都是在忙碌的過日子。在學習、在做各式各樣的工作賺錢、在養家糊口,甚至還感受不到多少歸屬感。能拿出來炫耀的,或許只有澳洲的空氣、被削到微不足道的福利、還有孩子的開放式教育。很多人移民是為了孩子的教育,但你要知道學區房、培訓班、精英學校等等,這教育也是用錢堆出來的。

ferry-2418714-640__FillWzYyMCwzMTBd.jpg,0甚至有部分父母刻意要求他們不要在家裡說中文。當然,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不少二代移民,他們多少都感受到在學校,在社會上有種被雙邊群體剝離的感覺。

很諷刺,還有些澳洲始終在努力跟華人擺脫關係,恨不得扒掉自己一身黃皮膚,再全部塗成白色。

包括部分剛來的留學生,團隊作業的時候不找華人同伴,覺得不能同華人住一起,認為過多接觸華人會導致自己的英文退步。

讓他們這樣的華人移民,以自己的血統,自己的來歷,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歷史為榮是幾乎不可能的。

但這些第一代老移民或許沒有想過,自己當年經受的那些不公和冷眼,其實並不是一紙國籍就能夠改變的;甚至可以說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年輕華裔在澳洲的處境可能會愈發尷尬。

很多一代華人老移民當初不論是還是名正言順地留下,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拚命工作,同時對下一代極其嚴苛地要求,期望下一代通過教育增加對未來工作選擇的範圍,因而躋身他們自己沒能躋身的階級,實現他們自己始終期待的

然而對於華裔而言,澳洲的職場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公平?誰都知道,在澳洲的職場天花板是為女性和少數裔準備的。不管是私企公司高層或者政府機關高層,很少看到華人的身影。有時候並不是華人不夠優秀,而是一些華人控制不了的原因阻止了他/她們的遷升。

面對種種的不公,有些人選擇繼續留在澳洲,有些人選擇回國。不管怎麼選擇,大家都只是為了生活地更好,只要能生活地下去,在哪裡不是一樣。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