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寒冬」下,悉尼華商的「跨店聯盟」暖心又提氣

2020年05月30日 10:48

來源:新華社

隨著逐步「解封」,餐館老碗面村閉門謝客兩個月後,近日終於迎來第一批堂食客人。憶起疫情「寒冬」中的慘淡生意,店主饒亞男感嘆道,如果沒有商家的「抱團取暖」,重新開門迎客或許遙遙無期。

老碗面村位於滑鐵盧區,鄰近幾所高校,社區人員以國際居多。新冠疫情暴發之前,這一帶的餐館很受年輕人歡迎。然而,隨著疫情快速蔓延,澳大利亞政府3月下旬採取「封國」措施,很多國際學生無法返澳,老碗面村客源受到很大影響。

  4月18日在拍攝的空蕩的街道。新華社記者白雪飛攝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只能關門了,但是一直不營業也不是辦法,於是我們就開始接線上的訂單,做外賣。」饒亞男說。

實際上,疫情期間,限制公共場所的聚集人數,餐館、咖啡廳等不得接待堂食、只能外賣。網上銷售也是老碗面村堅持營業的唯一選擇。

起初,饒亞男在老碗面村公眾號上做外賣推廣,嘗試了幾天網上接單,但她發現經營收入並不能平衡開銷。一天,一位顧客在點單時問能不能幫忙在隔壁超市帶點東西,這給了她靈感——幾家店鋪應該結盟!

  5月15日,老碗面村在恢復堂食后,廚師(右)在麵館廚房裡為顧客備餐。視頻截圖

饒亞男的想法和周圍幾家華人商鋪一拍即合。為共渡難關,老碗面村和幾家、餐廳結成聯盟,在疫情的衝擊下相互扶持。

於是,這一社區的華人餐飲和零售業出現了跨店經營模式——餐廳製作的半成品擺上了超市的貨架;麵館幫助食客採購生活用品並且配送奶茶;超市幫助顧客團購生鮮食品,還可以請周圍的餐廳幫助加工。

「這就像一個聯盟戰線。比如在這裏線上點餐,我們可以免費配送奶茶,或者幫忙在超市買點生活用品。我們店裡加工的半成品菜也放在超市裡銷售,互惠互利。」饒亞男說。

  5月15日,一名顧客在參与「跨店聯盟」的華人超市裡選擇商品。視頻截圖

老碗面村隔壁的Ustore超市是「跨店聯盟」的成員之一。店長嚴哲介紹說,Ustore跟很多店鋪都有合作,包括生鮮店、甜品店、火鍋店等。

他說,跨店模式在疫情期間應運而生,幫助很多商家撐過了最灰暗的時期。「我們現在每周組織兩次團購,參与過的店鋪有幾十家。顧客提前預約,提前下單,我們按照約好的時間去配送。」

5月15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人們在餐廳用餐。新華社/路透

嚴哲認為,與單獨的門店經營相比,在線跨店經營模式更多元化,提高了經營者的抗風險能力。

在疫情之下的非常時期,饒亞男和嚴哲的盟友從兩三家發展到十幾家商鋪。如今澳大利亞進入「解封」階段,餐廳漸漸恢復堂食,盟友們一致決定保留這種合作模式,疫情中結下的特殊情誼將長久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