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對亞裔的刻板印象?有些還挺可愛的
來源: 澳洲網
(圖/asiaone網站截圖)
「刻板印象」並非一味充滿著貶低和諷刺,很多時候,作為文化碰撞的產物,它們也可以成為生活中幽默的調劑品。尤其作為海外亞裔而言,一些自己見怪不怪的生活習慣和愛好,常常會讓一些外國人感到不可思議,並被放大成為針對某一種族的刻板印象。
因為算數好而制霸海外的華人們,你們「驕傲」嗎?
華人算數好,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就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中國人的數學真的都很好嗎(Are all Chinese People good at math)?」
提問者表示:「在學校,有很多來自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同學,他們的數學都特別好。和他們相比我老是拿低分,我總覺得自己很笨。我不想拿種族說事兒,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擅長數學。」
另外一家海外自媒體(Asian Boss)就曾走上中國街頭,當街採訪路人並詢問他們一些數學問題。首先他們要求路人為自己的數學水平打分,在1-10的分段里,很多人都為自己打上了4分或5分。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下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網民Anthony Keic Wong認為中國學生的平均數學水平很高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家庭較為重視數學教育。
中國的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會學習口算、心算等計算技能,這也造成了他們的計算能力很強。另外網民Joyce Yang是一位出生在美國的第二代華裔,他表示在許多情況下,中國人確實擅長數學。
他說:「我的父母都是中國人,而且都擅長數學。他們倆都有研究生學位。我從小就受到鼓勵並進行數學和小提琴的學習。我還在線學習了數學課程,以學習新的挑戰性概念。」
其實對於亞洲人擅長數學一事,美國《華盛頓郵報》也曾給出解釋,報道中寫道:「亞洲人長期以來對教育非常重視,他們會為了變得聰明而更加努力。」
但是在面對比如「12的平方是多少?」「9的立方是多少?」「256的開根是多少?」等問題,許多採訪者都迅速的給出了正確答案。之後這家媒體將採訪視頻發布到了Youtube上,瞬間引起眾多網民的熱議。
其中一位網民Noti Shounen指出:「滿分10分,而那些給自己打分4分或5分的人,對於這些數學問題完全是對答如流啊!」也有網民Venkata Saravanan評論稱:「美國人:既然我們有了計算器,為什麼還需要腦子?
亞洲人:既然我們有腦子,那為什麼還需要計算器?」不過還有一位網民@Going East表示:「當所有非亞裔在為亞洲人的數學能力而驚嘆時,亞裔父母們想的是,為什麼回答這種數學問題還需要思考3秒鐘?孩子,你一無所成!」
說起這一回答中出現的父母形象,亞洲特有的「虎爸虎媽」也算是「刻板印象」中的另一大特色了。
他還說,亞裔父母普遍認為,十分誠實地指出你的所有問題,就等於是在幫助你。而這就是他們特有的打壓式教育。
打擊你就是幫助你,虎媽虎爸看過來!
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歐陽萬成(Jimmy O』yang)就曾在一次表演中講到他的爸爸在運動場上鼓勵自己的故事。歐陽萬成說,他的爸爸會在場外大聲喊:「Jimmy!你認真點!雖然你只有165公分,又是全隊最慢的,又是全隊最弱的,但我相信你做得到啦。」
亞裔父母多為「虎媽虎爸」,這也成為了所有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之一。《紐約時報》對此解釋道,隨著大批的亞裔移民抵達西方國家。
這些新來的移民中的許多人都帶來了兩種文化價值觀,令他們的子女可以走得更遠:其一,對教育近乎虔誠的投入是社會流動的關鍵;其二,學術成就主要取決於努力而不是先天能力。許多人還堅信,貫徹這些價值觀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被其他西方人視為殘酷的嚴苛方法。
此外報道中還稱,亞裔父母沉重的期望與「虎爸虎媽」式的家庭管教,讓亞裔二代躋身社會精英層次的速度驚人,從而被稱為「第二代優勢」。
不過《紐約時報》也援引了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亞裔很大程度上正在放棄傳統的亞洲教育方式,轉而採取西方的現代方法,注重培養開放而溫暖的親子關係。「虎爸虎媽」或許會在第二代移民逐漸融入當地文化后,逐漸成為歷史的印記。
「你能不能,表演一下喝熱水?」
除了數學好、以及虎媽虎爸等這些涵蓋面較廣的亞裔的「刻板印象」外,對很多西方人來說,獨屬中國人的,愛喝熱水的理念也很奇葩。
中國問答網站知乎上也有網民說道,她當時與一家德國人合租住在一起,一天因為肚子痛,借他們的水壺燒熱水。而當她解釋道自己不沖咖啡、也不沏茶,只是想喝熱水時。他們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認真地欣賞她喝熱水,甚至在她喝完后還為她鼓掌喝彩……
其實中國人愛喝熱水,也是有歷史因素的。在中國對於喝熱水的起源早在《孟子》中記載:「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湯」便是熱水或開水。在古人看來喝熱水有很好的養生保健、減緩病情的功能。雖然喝熱水在古人看來好處多多,但是這種喝熱水的習慣並沒有得到全面普及。
「喝熱水」這個宣傳雖然粗暴,但是效果非常好,大大地改善了中國人的健康水平,免除了很多消化道疾病的傳播,使得中國人均壽命大幅提高,同時也養成了中國人愛喝熱水的習慣。而這樣的中國人愛喝熱水的原因,也被很多西方網站如Culture Trip、Glodthread採納,並不遺餘力地給那些十分好奇的西方人一個強有力且可信的解釋。
擁有刻板印象,並非全是壞處
後來雖然人們開始有條件喝熱水,但是一般人對於「消毒」「細菌」這些觀念都沒有,覺得開水和涼水差不多。直到中國官方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了一個簡單粗暴,但是效果非常好的辦法。就是推廣全國衛生運動,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喝生水和開水」。
有關亞洲人甚至是中國人的「刻板印象」還有很多,比如人人都會功夫或是會武術,也是不少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誤解,前有李小龍,後有成龍、李連杰,還有很多在好萊塢走紅的華裔男星幾乎都是武打明星出身,甚至楊紫瓊、章子怡等國際知名的亞洲面孔,也都是通過拍功夫片從而走向世界。因此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全都習武也不是沒來由。
比如數學好、嚴厲教育、喜歡喝熱水、會武術等等……這些對華裔乃至亞裔「刻板印象」的背後都有著特定的文化、歷史因素影響。那麼,這些刻板印象的根源來自哪裡?之間又有著怎樣啼笑皆非的故事呢?
其實,這些西方人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雖然有時讓人無可奈可,但也並非一無是處。華裔女孩許燦文(Canwen Xu,音譯)曾在TED發表演講時,說了這樣一段開場白:「我會彈鋼琴也會彈小提琴,我立志要成為一個醫生,我最喜歡的課是微積分。
我的父母是虎爸虎媽,他們不准我去外面過夜,但他們每天都會給我做我最喜歡吃的東西:米飯。除此之外,我還是一個很糟糕的司機。」
而當在場觀眾一片安靜時,她又說道:「你們要多久,才能分辨出我其實是在開玩笑?」之後現場觀眾更是哄堂大笑。而這一不同種族間的隔閡,都通過她幽默的,以刻板印象為開頭的自我介紹所化解。
所以說,風趣幽默不諷刺,拿「刻板印象」開涮,也可以是打破種族偏見的開始。刻板印象?其實有些還挺可愛的。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