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交權過渡?三場會議 習下台前最後顏面

2025年07月03日 5:22

阿波羅網孫瑞后報導/6月30日至7月1日,連續主持了三個會議,其中最為受到關切的是中央會議審議《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以下稱條例)。

6月30日下午,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講話示意圖片(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評論人士今濤拍暗撰文說,看似條例就是這兩個「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職責定位」等幫規制定。所以,很容易被仍然認為習近平權力「牢固」的網友,看作是習近平進一步擴權或抓緊權力的動作。

不過,要清楚,中央財經委員會與中央科技委員會在2023年就被「內定」為黨中央的兩大機構,但卻遲遲沒有任何動靜,卻在秋天有變前,搬出條例審議。

那就只能是權力更迭。

《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脫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但性質不同(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這次審議給出一個關鍵語句:稱該機構「是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重大任務落實的重要制度安排」——集中統一領導與草擬的罪行、錯誤的指向相同。

習近平下台前最後的顏面必須保住,但又不得不被迫讓掃習元老幫「名正言順」。所以,這應當看作是習近平在玩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文字遊戲,暗透出的是一個更大的訊息:那就是作為機構之一的「中央科技委員會」,主任是丁薛祥。而原定「中央金融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該委員會的主任是李強,預示習近平下台,的變化會很小。

同時,機構負責人浮出水面。

習近平無意放出了一個煙霧:7月1日上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但是這個「中央財經委員會」與「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理解為習近平下台前的「慣性動作」比較合適。

央視多次展示在會中(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6月30日下午,中央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今濤拍暗說,習近平講話的報導較之以往多出了差不多1分半鍾,大有習近平最後「遺訓」的味道。整個氛圍也是如此,凝重中多少有些傷感,央視鏡頭多次展示張又俠的存在,幾乎可以透見給予習近平體面下台的最後榮耀的感覺。

人要死之前的迴光返照大多如此。

黨文化的標點符號都會給出洗腦的效果——越是顯示頂峰,越是裝模作樣,越是將要覆亡,越是冠冕堂皇。

7月1日,參与條例審議的政治局委員,兼任的書記一職「不再擔任」;開啟可能「平級調動或待定安排」的「另有任用」模式。

「另有任用」不見得就是好事。

不過,馬興瑞已經是副國級官員,要陞官也不適用「另有重用」。但在條例之後的這一變動,完全可以有過渡安排的猜測。所以說馬興瑞要接替的也有,呼應當初王小洪將被免職的傳聞。

國安部長陳一新是否缺席會議不得知,但央視沒有展示陳一新的鏡頭,很難說是不是病入膏肓(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今濤拍暗表示,不管怎麼說,還不能完全確定馬興瑞的真實去向,如果按照一貫的處理方式,如陳全國、景俊海轉入二線,馬興瑞會保留副國級職位,在人大或政協出任副主席。這是作為習近平的山東鄆城老鄉的陰影給予的,以及馬興瑞因航天腐敗被牽連而失落的傳言,引申到習近平失勢后信號,也有可能。

馬興瑞照本宣科表示支持中央決定,表情凝重,是告別新疆還是告別仕途?(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但如果緊貼「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已經開展工作的背景,馬興瑞2024年就曾一度有接任蔡奇的傳聞,那麼,馬興瑞接替蔡奇有無可能?

這個主意是「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的需求,也很可能是習近平與元老們達成的協議結果之一。

重要的還不是馬興瑞被「腰斬」,而是王岐山元老「勢力」陳小江控制邊疆諸侯的「壯舉」,這是觀察中具有共識的看點,那麼馬興瑞出任中辦主任與陳小江控制新疆,還會是「一箭雙鵰」?

概言之,上述動向其實都昭示習近平在做最後的表演,人事變動是基礎的更換,而「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大概率是給予真正的北戴河會議一個「巧立名目」。

原文鏈接開啟交權過渡?三場會議 習下台前最後顏面,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后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