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央行行長點贊的新州印花稅改革,維州不打算跟進嗎?

2020年11月21日 0:26

來源:澳財網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政府擬議的「土地稅取代印花稅」計劃,本周一經公布,就獲得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

很少就地方政策表態的——澳聯儲(RBA)行長菲利普·羅伊(Philip Lowe),對財長多米尼克·佩羅特(Dominic Perrottet)這一計劃都表示了讚賞,並認為,逐步取消印花稅是順應民意的重大改革,將起到很好的示範效應。

羅伊行長說:「這是人們多年來一直在呼籲的改革訴求,只不過在政治上一直難以推進。」

事實上,新州的這一計劃旨在終結對州政府財政對印花稅的依賴,以提高籌稅能力超過25%。

根據周二(11月17日)新州預算案中公布的文件顯示,對於自住業主,土地稅年費率為500的固定費用,外加0.3%土地未改良價值的浮動費用。

對於投資性住房而言,每年土地稅為1500澳元的固定費用,外加1%未改良土地價值的浮動費用。農田土地稅為未改良土地價值的0.3%,商業物業土地稅則為未改良土地價值的2.6%。

全州自住業主土地稅平均為每年1812澳元,大都市區的自住業主土地稅平均則為每年2391澳元。

澳大利亞智庫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家庭財務計劃主管布蘭登·科茨(Brendan Coates)也表示支持該計劃。根據他的計算,悉尼獨棟屋中位價約為115萬澳元,交易印花稅成本超過4.8萬澳元。相比之下,自住業主每年只需繳納土地稅2232澳元。

根據土地稅的指數化計算方式,20年後這一費用可能上漲至每年3300澳元。

不過,Coates也指出,提供土地稅和印花稅的選項,雖然在政治上是一大賣點,但是也增加了新州預算的壓力——疫情已經對財政造成了巨大的預算赤字,放棄印花稅等於「扔掉數十億澳元」。但是如果能夠實現成功過渡,無疑會是一項巨大的稅改成就。

政策獲得聯邦兩黨支持

與通常各持一詞不同,聯邦工黨和的議員均紛紛表示了對這一稅務改革的支持。

工黨影子財長吉姆·查爾默斯(Jim Chalmers)說,對於新州財長Perrottet的計劃,他持開放的態度,認為改革可能會使稅收制度更加公平,並改善勞動力流動性和住房條件。

助理財長斯蒂芬·瓊斯(Stephen Jones)也表示,儘管房產交易印花稅基於州政府的稅收,但是在全國範圍都有很大影響。其存在不僅會阻礙了勞動力的流動,同時也是房產置換和養老金釋放的一大障礙,因此「去掉是好事」。

自由黨議員傑森·法林斯基(Jason Falinski)也大力支持這項改革計劃,並指出,

擁有一套房產是夢的組成部分。「可悲的是,在過去的50年中,每一代人的房屋自有率都在下降。日本(失敗)的經歷表明,規劃和稅制改革才是解決挑戰的唯一途徑。」

房地產行業人士對這項稅改也很支持。房產研究機構CoreLogic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麗莎·克萊斯(Lisa Claes)同樣認為,印花稅是房產交易的阻力,逐步取消印花稅可推動房產交易活動升溫,但是淘汰的過程可能長達20年。

澳大利亞房地產委員會代理執行董事馬修·坎德拉拉斯(Matthew Kandelaars)表示,印花稅是「最無效、最有害的稅收」。但他指出,實施土地稅替代印花稅的挑戰在於,逐步進行的同時不至於向其他納稅人轉嫁數十億澳元的負擔。

因此,新州的提案執行顯得尤為重要,新州政府承諾在一段時間內將進行行業和社區諮詢,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例如,如何提供多個選項、避免雙重徵稅、以及收入中立等。

澳財此前曾在幾篇文章中就土地稅替代印花稅的稅改進行過討論,當時就指出,這種肯定會令短期的市場交易更加活躍。

因為一次性成本下降后,尤其是對自住房買家來說,購買難度減低,不需要再承擔較高房價下的過高印花稅。疫情下,這一政策將對經濟恢復起到正面作用。

維州似乎沒有要跟進

由於政府將於下周二(11月24日)公布新的預算案,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人猜測可能會效仿新州政府的做法,對印花稅進行改革。很多人認為,為了長期的經濟利益,短期內的政治痛苦是值得的。

澳大利亞房地產行業表示,維多利亞州政府應效仿新州廢除印花稅的做法,轉而採納一種新的制度,以便業主可以自由進出市場。

在維州,印花稅收入是州政府的第三大收入來源,僅次於聯邦政府的商品服務稅(GST)和工資稅。

儘管如此,維州州長理丹尼爾·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和昆州財長卡梅倫·迪克(Cameron Dick)均沒有表示會有物業稅改革的計劃。

周三(11月18日)在被問及有關稅改的可能性時,Andrews回答:「我今天沒有關於稅收政策的公告。在預算日,財長會公布相關信息。」被媒體認為是避重就輕。

維多利亞大學政策研究中心的一個經濟團隊回顧了首府領地的稅改過程。作為該團隊中的一員,賈森·納西奧斯(Jason Nassios)表示,從印花稅向財產稅的轉變對整個社區來說都具有經濟意義。

他比較了首府領地與新州改革方案的不同。前者是逐步降低了交易印花稅的水平,同時增加家庭基於房產稅率支付的款項,以及廢除了保險稅。

「保險稅和印花稅是兩種相對更具扭曲性的地方稅。研究期間(2012年至2018年),也就是首府領地開始過渡時,我們發現實際州/領地生產總值、實際消費和實際投資活動均有所增加。」

雖有挑戰,但印花稅改革長遠對州財政有利

當然,打算進行稅改的州政府可能會面臨政治挑戰。但是,這些改革從經濟角度而言,會讓所有人都受益。

州財政方面,雖然短期可能會收入減少,但長期收入會更加平穩和可預測,不容易被經濟周期所影響,即出現經濟和市場好時,稅收收入過多,但在經濟不好需要財政支持時,反而稅收收入減少——尤其澳大利亞原本就很依賴收入稅而非流轉稅。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政策的實施在長期也可以讓房產市場更加平衡。

一方面,長期持續性的土地稅會平抑房價長期上漲勢頭 ,因為投資者更容易關注長期持續成本,而非一次性成本。

另一方面,原本的土地稅只徵收在投資房上,容易出現普通中產階級的低價投資房在交稅,但富豪數百上千萬價值的豪宅作為自住房反而不需要交稅土地稅的現象——自住房依然擁有投資屬性,出售時仍可獲取資產增值,相應徵收部分土地稅是合理的。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稅務的公平性。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