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托中國的福!Woolworths摘下澳洲最具價值品牌桂冠

2021年01月28日 23:38

來源:1688 澳 洲 新 聞 網

已經是最大的超市,但現在它又摘得全國最具價值品牌的桂冠,價值達到近130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要感謝

包括Big W和Dan Murphy 『s在內的Woolworths Group總市值為530億澳元,這意味著這家超市品牌的價值幾乎占整個公司的四分之一。

但與全球最大品牌蘋果公司約3400億澳元的價值相比,Woolies仍然相距甚遠。

與此同時,其他的大型零售商如FlightCentre和Myer,以及像NAB這樣的大銀行,都經歷了糟糕透頂的一年。

這項排名是由英國商業估值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編製,該公司每年對全球3500個品牌的價值進行評估。

Woolies的品牌價值在2020年增長了6.4%,從去年的118億澳元上升到126億澳元,幫助它保住了全澳第一的寶座。這也使得它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Telstra,後者的品牌價值下降近20%,至95億澳元,兩者相差近30億澳元。

Brand Finance總經理克羅(Mark Crowe)表示,疫情對超市品牌來說可謂是因禍得福。

他說,「儘管疫情造成了不穩定的金融環境,但食品、藥品和其他家庭用品等必需品的消費激增,使澳大利亞零售業從中受益。」

但他也提出了警告,「Woolworths和等強大的超市品牌雖在提升品牌價值方面,但該行業也不乏受到干擾影響的脆弱性,尤其是來自科技主導的挑戰者。」

競爭對手Coles的品牌價值上升4.1%,至78億澳元,超過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在整體排名中位居第四。IGA的品牌價值勁升25%。有意思的是,北京在這方面功不可沒。

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超市開始銷售來自漁場的打折龍蝦,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價值大幅提升,而這要歸因於中國發起非官方進口禁令,也是北京與更大貿易爭端的結果。

澳大利亞品牌的贏家和輸家

不僅僅是超市,其他零售商品牌在疫情中同樣表現良好。在所有澳大利亞品牌中,Officeworks的價值漲幅最大,上漲了63%,得益於許多人囤積辦公椅和無線鍵盤。

Priceline, JB Hi Fi, Reece Australia甚至是掙扎中的Target,整體價值都在提高。

David Jones和Myer的表現就遜色多了,其價值雙雙下降。

由於邊境關閉,Flight Centre的品牌價值下降了近60%。

它從2019年澳大利亞最有價值品牌的第40位跌至去年的第70位。

然而,真正的輸家是大銀行和礦商。

NAB品牌價值下跌20%,西太銀行(Westpac)下跌15%。報告稱,「儘管有5個銀行品牌仍在前10名之列,但除了Macquarie之外,它們的品牌價值都出現了下滑。」

它們不僅受到了與疫情相關的經濟衰退的衝擊,還受到了一系列財務醜聞的影響,皇家委員會已經介入調查。

最強實力品牌:聯邦銀行

澳新銀行(ANZ)品牌價值的下跌幅度在四大銀行中最小,為5%。但在品牌實力方面,聯邦銀行(CBA) 將Optus從榜首位置上擠了下去,成為澳大利亞最強實力的品牌。品牌實力不僅衡量價值,還衡量客戶感知、營銷投資和整體聲譽。

該調查發現,「聯邦銀行很好地證明了,要成為一個強大的品牌,往往是在各方面表現均衡的結果,而不是在某一個方面表現突出。」Woolies在品牌實力方面排名第五,僅次於Harvey Norman,但與去年的第九位相比還是有所上升。NRMA、RACV、Coles和Bunnings以這一指標衡量也表現不俗。力拓跌出了澳大利亞最具價值品牌的前10名——由於該公司破壞了歷史遺迹Juukan峽谷,其品牌和聲譽受到了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