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印花稅10年進帳620億 悉尼CBD貢獻量最大
來源:1688 澳 洲 新 聞 網
印花稅是悉尼人最痛恨的稅,也是他們買房的最大障礙。
澳媒首次揭露新州九年來令人瞠目結舌的印花稅總額。(以郵編排列)
自從聯盟黨上任以來,新州人為了在這個全世界房地產最貴的地方找到一個安身之處,上繳了近620億澳元(61,785,899,232澳元)的印花稅。
新州政府近年來得益於房市蓬勃發展,印花稅總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從2011/2012財年的35億多澳元,爆增到2016/2017財年的近90億澳元。
郵編2000是悉尼CBD的主要商業區,不意外的成為了印花稅貢獻最多的區域,總額高達36億澳元,其次是Mosman(2088)的7.8億澳元,以及Crow's Nest和St Leonards(2065)的7.6億澳元。悉尼西北區的Kellyville(2155)則以7.19億澳元位居第四。這些地區過去十年間,印花稅翻兩番。
Parramatta(2150)地區的貢獻也不容小覷,共上繳了5.38億澳元印花稅,位居第六。排名第七的Liverpool和asula(2170)以5.1億澳元緊跟在後。
西悉尼反對黨發言人Greg Warren表示,新州不斷增長的印花稅在該市的西區及西南區並沒有獲得合理的回報,政府在當地的衛生、學校和道路等方面投入都不夠。
新州財長佩羅特(Dominic Perrottet)堅稱當局政府正在將印花稅投入地方,並表示當局對西悉尼基礎建設的投資力道已經創歷史新高。未來四年,當局將在西悉尼的基礎建設投入超過200億澳元,用來建設更多的學校、醫院、道路和公共交通,幫助西悉尼的家庭發展。
工黨根據《信息自由法》獲得的財政廳數據顯示,西悉尼各郵編已經上繳了近130億澳元(12,919,360,484澳元)的印花稅。年度數據從2011/12財年的6.13億澳元躍增到2015/16財年的19.5億澳元,增幅高達三倍多。
悉尼西區各郵編所繳納的印花稅在九年間也有極大增長。
Menangle Park(2563)繳納的印花稅在2011/12財年到2019/20財年期間,增幅高達一百倍。Schofields躍增了21倍、Gregory Hills和Catherine Field也增加了13倍。
佩羅特正計劃對印花稅進行重大改革,讓購屋者可以自行選擇小額每年支付小額土地稅或一次繳納印花稅,他表示這項改革很困難,但是非做不可,稅制應該要與時俱進。
該計劃正在徵求意見。土地稅的課徵方式是土地價值的3%,再加上500澳元的固定費率。若按照目前的印花稅計算,一次性繳納的金額是購買價值的4%左右。
首置業者及那些資金較不寬裕的人可能會比較偏好按年繳交的土地稅,土地稅是附加在房產上的,未來房屋轉手的話,新業主每年繳交印花稅。
另一方面,資金充裕的買家可能就會選擇一次性繳納印花稅,因為如果他們長期居住在這裏,選擇印花稅就能省下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