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禁止跨學區招生效果不佳!熱門公校仍人滿為患,專家斥責當局只為私校投資
來源:澳洲小學
澳洲優質的公立資源非常稀缺,這使得一些優質公校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學術成績好,知名度高,報名的學生多;另一方面,資金不足,教室等教學設施無法得以拓展。
是繼續招收學生,還是保留空間呢?
由於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一再忽視對公立學校的資助,導致眾多優質公校人滿為患,而較差的公校則處於半空狀態。
如此情況下,不少地方政府只能自行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01、新州限制公校招收非學區學生
為了防止校長從其他學區內挖走心儀的優秀學生,並解決不那麼受歡迎的學校入學率低的問題,新州政府於2019年實施了一項限制招收學區外學生的政策:根據學校永久建築所能容納的學生人數設定了學校招生容量上限。
在該政策下,如果學生人數超過、達到或者接近上限時,學校就不能接受學區外的學生。
如果學校執意要招收學區外的學生,那麼政府將不提供臨時的可拆卸臨時教室,學校只能自行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學校應該接受所有在學區內的學生。
如果學生數量超過永久性教學建築的人數容量,學生們將被安置在可拆卸的臨時教室中。
02、熱門學校入學率依然快速增長
那麼,該政策實施以來,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對對學區外招生的限制並未減緩新州最熱門公立學校的入學率,不少學校在1年內增長了近10%。
比如廣受家庭青睞的公立中學Castle Hill High,2019年新規定出台時,該校招生人數是學校900人容量上限的2倍。
而實施政策1年之後,該校的學生入學率增長了近10%,總人數超過了1900人。
緊靠連續20多年奪得新州高考第一的頂級精英中學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附近的小學
Carlingford West Public
該校,憑藉優異的學術成績吸引了眾多學生。
在2019年,該校的學生人數幾乎是其555人容量上限的3倍,但在1年後,該校的學生人數增長到了近1700人。
校長們說,學校一直執行限制校外招生政策,但招生人數之所以大幅上漲,可能是由於學區內的快速發展、人口結構的突然變化,或者家長為了獲得入學名額而搬家。
比如,Northern Beaches Secondary College (NBSC)的Balgowlah Boys High校區入學人數也增長了10%。
主要是因為該校優異的HSC高考成績吸引了大批家長專門搬到這所學區內,讓子女入學。
Oran Park Public
則是由於位於一個快速發展的地區,所以該校學生人數增長了5%(79人),超過人數上限500的容量。
The Ponds High
該校,入學人數僅一年就增長了20%。
03、部分學校得到改善
但也有一些學校的入學率因為該項政策而發生了變化:部分人滿為患的學校正在慢慢減少學生人數。
Westmead Public School
該校學生人數減少了逾10%,直接減少了174人。
下面幾所公校的學生人數也減少了4%至5%:Neutral Bay Public, 、Lane Cove Public 、Quakers Hill High 。
還有一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學校則獲得了更多的學生:NBSC的Cromer High校區在2019年只招了所能容納學生數量上限的一半,而今年則增加了20%,也就是126名學生。
Hunters Hill High入學人數增長了10%,Enrolments地區的 另一所公立中學Cumberland High 入學人數增長了近20%。
新州小學校長協會主席Robyn Evans表示,校長們都遵循了這一政策,但在特殊情況下,他們在可能的情況下採取了一些變通措施。
「我們有一些學生回到了當地的學校,當然我們也接收到了來自學區的學生。」
「有些人繞過本地的學校去學區外的另一所學校的現象被限制了。我們都在做我們被要求做的事情。」
她指出,對於一些學校來說,學生人數超過容量上限的情況早在10年前就發生了。
有些學校真的受到了入學政策影響,使得學生人數已經完全下降了。但要徹底改變這種情況,需要一段時間。
04、引來巨大爭議
一位新州教育廳發言人表示,入學人數上限並不代表學校學生人數的限制,而是一個指導校長何時應該停止接受學區外學生的指南。
發言人稱,當局透過執行招生政策、檢討學校學區劃分,以及在有需要的情況提供可拆卸教室等,來處理學校需求的波動。
但這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勞工教育發言人Prue Car說,在該政策下,家長們的學校選擇減少了,而學校過於擁擠的問題仍然存在。
「我們經常聽過這樣一幕:家長們為了給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而不懈努力,有時甚至被迫搬家以獲得入學機會。」
而此前就有媒體公布了依然人滿為患的學校名單:新州教師聯合會主席Angelo Gavrielatos表示,他對政府能否在未來20年裡再招收20萬公立學校學生沒有信心。
「當公立學校不斷布滿大量可拆卸的臨時教室時,我們的政府卻在擴大私立學校的資金投入。」
「他們辯稱現代的臨時教室比過去的要更好。」
「既然這些臨時教室如此好,
為什麼不把它們租借給私立學校?
反而不斷增加對私校的資金投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