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堪承受之重!封鎖期10%維州人認真想過自殺
來源:1688 澳 洲 新 聞 網
一項新的調查發現,在去年新冠病毒限制的高峰期,近十分之一的維州人認真考慮過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
研究人員在2020年9月期間調查了1157名維州人,發現33.4%的人報告了焦慮或抑鬱的癥狀,26.3%的人報告了倦怠癥狀。
這項研究發表在同行評議的《精神病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上,發現9.5%的受訪者報告在過去30天內認真考慮自殺。
它發現12.3%的人已經開始或增加使用藥物來幫助應對自身的情緒問題。
該研究沒有將這些指標與大流行前的水平進行比較,但博士生和報告作者切斯勒(Mark Czeisler)說,這些發現令人擔憂。
來自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特納大腦和心理健康研究所(Turner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Mental Health)的研究人員說:「這些不良心理和行為健康癥狀的水平絕對高得令人擔憂。」
切斯勒說,出現這些癥狀的人應該得到幫助。
「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你並不孤單,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社區經驗。」他說。
「希望這能夠給一些人以信心,讓他們知道有這種感覺的不只是他們自己,而且即使有這種感覺也沒關係,會有人向他們伸出援手。」
悉尼大學大腦和心智研究所(Brain and Mind Institute)的希基(Ian Hickie)說,這些發現與維州在大流行期間對心理健康的其他研究結果相吻合。
他說:「可悲的是,這確實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雖然我們在澳大利亞倖免于最嚴重的健康危機,但社會和經濟影響是深遠的,而且是持續的,並不限於封鎖期。」
希基教授說,9.5%的維州人曾認真考慮過自殺,這個比率「很高」,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
照護者和身障人士首當其衝
該研究發現,年輕人、無償照護者和身障人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率最高。
希基教授說:「有趣的是,年輕人也覺得他們是……得到政府幫助最少的群體。」
他說,該報告強調政府政策需要包括經濟、社會和教育支持,特別是對年輕人的支持。
該報告發現,在被診斷患有精神或睡眠疾病的人中,不良心理健康癥狀的發生率增加,而且不良心理健康結果與報告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之間存在關聯。
切斯勒建議人們設法保持正常的睡眠時間,減少看屏幕,不要總是關注和消費有關疫情的信息,這可能會有幫助。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指點山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