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澳洲國籍,你要注意了

2022年02月17日 9:37

疫情炸出多少雙重國籍

曾經一度 「雙重國籍」,是部分華人群體隱而不宣的「驕傲」。

他們一邊利用第三國轉機入境的方式,馳騁中澳兩國。

一邊享受兩國的福利政策、優惠條件。

兩邊誰也不得罪,悶聲大發財,好不快樂,好不逍遙。

但疫情封國,持有雙重國籍的被炸開了鍋。

而最近的一系列熱點事件,更是將雙重國籍問題推上了熱搜。

那麼到底的國籍政策是怎麼樣的?是否有可能開放雙重國籍?

澳洲的國籍政策

目前全球各國對雙重國籍的承認方式有三種:明確承認

間接承認(默許)

有條件承認

澳洲的態度又是如何了?

自1949年聯邦政府頒布公民法至今,經過多年來的數次修正和補充。從2002年4月4日起,

允許擁有雙重國籍。現行的公民法案是2007年公民法案(Australian Citizenship Act 2007)。

簡而言之,新移民在加入澳洲國籍后,是可以保留原來國籍的,但不可以加入澳洲國籍后再申請加入其他國籍,否則你就必須放棄澳洲國籍。

但是,對於想競選澳洲議員的人,憲法對於國籍有著特殊的要求。

澳洲憲法第44條:承認過忠誠于、服從於或依附於外國,或承認自己為外國的臣民或公民,或享受外國臣民或公民權利或特權的人,或是外國公民不得當選澳大利亞參議員或眾議員,或作為參議員或眾議員出席議會。

看似理所應當,但是該法條在幾年前一度成為澳洲政壇的一顆震撼彈。

2017年,時任副領袖盧德蘭發現自己還持有紐西蘭國籍,隨即宣布辭職。此後,國家黨黨魁,副總理喬伊斯也被指持有紐西蘭國籍,並接連帶出17位持有雙重國籍的聯邦議員,將雙重國籍事件推向高潮。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因為按照規定,持有雙重國籍將不具有選舉資格,但包括副總理在內的部分議員拒絕辭職,使得輿論嘩然。

當時全澳更是掀起來了一場,雙重國籍與愛國之間的大討論。

雙重國籍和愛國

那麼雙重國籍是否能和愛國畫上等號?

愛國的範圍很寬,這裏我們不妨把愛國簡單地理解為對國家的忠誠度。

雖然很多澳洲人持有外國國籍,但是不能簡單地把取得外國國籍和不愛國、對國家不忠誠划等號。

很多澳洲人持有外國國籍,並非對澳洲沒有感情,可能是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

從參政層面而言,其實在西方社會,對於雙重國籍者擔任公職普遍持開放態度。在美國,雙重國籍的政客們並不在少數。

而對於移民國家的澳洲來說,在國外出生或父母親一方在國外出生的人口超過半數。單純用國籍來判定一個人是否有資格擔任公職,顯然過於片面。

所以,對於大部分華人而言,就如同谷愛凌的那句話,當我在澳洲時,我是澳洲人,但當我在中國時,我就是中國人。

說完現狀,說趨勢。

未來趨勢

更嚴格

現在想要入籍澳洲?

你可要提前做好準備,不是你想入就能入的。

近幾年,不斷收緊公民入籍要求,以此增加澳洲公民的「含金量」(Australian Value)。

早在2017年,時任移民部部長就將一份要求頗高的公民法立法修正法案正式提交給眾議院。包含了入籍申請人居住時長要求延長至4年;要求提供有效的英語語言能力證明;入籍考試從無次數要求改為只有三次考試機會等細節。

雖然該版本完整方案被擋,但是體現出趨勢,即澳洲入籍越來越難了。

不僅入籍門檻提高了,現在想入籍,你還得等得起。

但最近的數據顯示有些申請人等了2年或更久,有90%的申請是在24個月處理完成的。

去年12月內政部的記錄上有14萬4847個入籍申請,真是讓人直呼政府在幹什麼?

難怪連移民和入籍影子部長Andrew Giles都說, 「莫里森政府對我們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國家缺乏興趣。」

澳洲入籍變難,那麼中國會承認雙重國籍嗎?

中國不會承認雙重國籍

中國現行的《國籍法》頒布於1980年,此後再無任何修訂。

中國《國籍法》第5條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即中國不承認也不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相比其它中國法律,《國籍法》總共只有18條,條文簡單,相對於細節,該法更多的是給出了總體的方向、方針。

雖然近年兩會中屢有代表建議放開雙重國籍,且呼聲越來越高。

但是,中國在較長時間內不會改變目前對於雙重國籍的態度(禁止態度)是肯定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政策如一,在具體實施方面也更加嚴格、規範。

從2017年2月9日開始,中國公安部開始實施新規,入境時將錄入指紋等人體生物信息,這意味著在澳華人的中國戶籍遲早會被發現並被註銷。

再加之疫情的影響,此前持有雙重護照的人士常使用的第三地轉機入境的方式也變得不再可行。

全球搶人,端正心態,去哪都受歡迎隨著全球搶人潮來襲。

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其它國家對於持有非本國護照的人才都持歡迎態度。

所以,只要端正態度,不做「既要,又要」兩頭通吃的「騎牆派」,在哪裡都會受歡迎。

雖然,不排除有極少數已加入澳洲國籍仍違規保留中國身份的投機者,但絕大部分華人移民還是因為難以割捨與中國緊密的聯繫和情感,選擇只拿永居不換國籍。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