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港租給中國企業 澳納稅人竟損失了$2000萬
澳洲納稅人支付了近2000萬澳元,作為北領地向一家中國公司出售達爾文港租約的獎勵,這引發了工黨的不滿,聲稱現任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擔任財相時積極鼓勵這項交易。
中國公司嵐橋集團(Landbridge)在2015年與北領地政府達成的5.06億澳元的交易中獲得了該港口99年的租賃權。此舉讓國家安全人士感到不安,導致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當年晚些時候對這一結果表示擔憂。
在周日晚上的辯論中,莫里森說,聯邦政府在2015年沒有任何權力拒絕或批准這項交易。他說:「聯邦政府對這項銷售絕對沒有任何權力。」
然而,聯邦政府的資產回收計劃向北領地政府提供了數千萬澳元的獎勵以出售港口。根據該計劃,各州和各地區將獲得資產售價的15%,以鼓勵將具有經濟效益的政府資產私有化。
由後來的聯邦財相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和當時的北領地財長曼尼森(Nicole Manison)在2019年簽署的最終付款時間表顯示,聯邦同意向北領地支付1856萬澳元的出售費用。
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在2015年確定它無權審查該租約,但這些法律後來被修改,以確保未來的類似交易可以被審查。
在港口被賣給中國億萬富翁葉成所擁有的嵐橋集團時,莫里森是財相。
工黨的國防事務發言人奧康納(Brendan O『Connor)說,莫里森曾「積極鼓勵」這筆交易。
奧康納說:「莫里森喜歡說,阻止達爾文港被賣給一家與中國共產黨有關係的公司並不是他的工作。但他的政府有一年多的時間來修復外國投資規定,以處理這一銷售。他還可以敦促他在北領地的自由國家黨同事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但是,他不僅沒有阻止,實際上還鼓勵了這項交易。他付給鄉村自由黨政府近2000萬澳元的獎勵,以使該資產私有化。」
奧康納接著說:「就連我們的美國盟友也為這個決定責備澳洲。」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國防項目主任肖布里奇(Michael Shoebridge)說,兩個主要政黨都應該結束「關於當時應該發生什麼的戰爭」,轉而專註于現在該怎麼做。
他說:「如果兩個主要政黨都承認港口在中國人手中是個壞主意,哪一個會第一個改變這種情況?」
「我們的朝野兩黨都認為這是一個問題,但兩黨都認為他們不會對此採取任何行動。而在它持續存在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國家安全的自身目標。」
「將這塊寶貴的港口不動產留在中國的控制之下,意味著我們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為我們自己、夥伴和盟友做出最好的利用。」
肖布里奇說,在達爾文建造新港口設施的15億澳元計劃得到了聯盟黨和工黨的支持,但這隻是一個「變通辦法」,沒法解決核心問題。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澳洲一點通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