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對兒女生活在澳大利亞(四十八)

2022年10月08日 18:00

我和一對生活在(四十八)

陶洛誦

51.

  今天看“北春”上登了一條消息,說諾貝爾獎給了法國82歲著名女作家安妮.埃爾諾。她出生工人階層,以自傳為主要題材,寫過30多本書,。她得獎的理由,瑞典文學院表示:審視了在性別、語言和階級方面具有強烈差異的生活。

  她的得獎讓我感到諾獎很接地氣,似乎不是高不可攀,很多人努力一下也是大有希望的。

  得不得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拿得出好東西給這個世界。看過作家張煒先生在“懷疑與信賴”一文中說:“傑出的思想被覆蓋淹沒,提供不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比如提供一個人物。反覆控訴的時代當然糟糕透了,提供一些開天闢地的思想巨人,誰敢瞧不起那樣一個時代!”“因為將來有力量的總是那些有能力憂慮的人。”

   他這段話是有所指的,儘管沒指名道姓,明眼人一看便知講的是中國特殊的國情。

  “文學創造是一個生命的現象—-文學是最能接近生命奧秘的形式之一,並非專業和職業。”

  “好的藝術是藝術家對生命的一次綜合體驗與表述。”

  “藝術特別具有回憶的特徵,骨子裡還是回憶。”

后三句話講的是文學的普遍意義。

張煒先生這些話言簡意賅地剖析了文學的實質和今天有為作家的方向。國家不幸詩人幸,國家不幸作家幸。生活在的作家是最, 被津津樂道的題材對我們中國人附仰皆是,像最近很火的“那不勒斯四部曲”里兩個底層女孩亦友亦敵,像安妮.埃爾塔寫的墮胎,有多少女人沒經歷過?

而我們的一個空前的十年之久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比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加起來還長兩年,有多少駭人聽聞的罪惡,有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有多少與命運搏鬥的凡夫俗子,又有多少捨身取義的英雄!遇羅克、林昭、的事迹驚天地泣鬼神!他們每一個人都該有一部光芒四射的傳記,一部流傳後世的經典電影配上不朽的樂曲。

後代不會去理會那些惡棍告密者打人行兇者劊子手,無論處於什麼位置,他們本是人渣,後人會為今天的我們自豪,我們為他們留下一個真實的時代,我們曾遇到和經歷過的真實人生,我們的挫折,我們的錯誤,我們的教訓,我們的經驗,我們的高貴,我們的正直,我們的正義,我們的勇敢,我們的鬥爭,我們的愛情,我們的代價!

安妮.埃爾諾的年齡對我們也是一個鼓勵,比起82歲的她來,我們應該都算年輕,她去年出版了一本根據日記寫成的書,學習她這種的精神,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Wise國際匯款匯率好費用低-可匯到銀聯支付寶微信

來源:北京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