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最近,「電詐2.0版」盯上中國留學生、華人!成功率幾乎100%

2023年10月09日 13:45

近期,海外以及都密切注意電信詐騙!

一位留學生的經歷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再次提醒我們電信詐騙的威脅不容忽視。

這位留學生髮文稱,自己前腳剛在家人群里分享了日常生活,後腳詐騙電話就打到國內的家人那裡,說她被綁架了。

「我媽媽剛才接到我中國號碼給她打的電話,說我被綁架了,要30分鐘之內轉那個人30萬。」留學生小A(化名)說。

這位留學生的母親回憶道,騙子的電話那端傳出女兒哭鬧的聲音,幾乎與她女兒的聲音是一模一樣的。

「女兒」在電話中聲淚俱下,令這位媽媽差點相信了對方的謊言。

幸運的是,這位留學生醒得很早。在家人的要求下,通過微信視頻通話確認了自己的安全。

然而,這並不是個案。

社交媒體上,多國留學生紛紛反映自己最近也遭遇了一模一樣的騙局。

網友A:幸好我六點多醒了,我媽已經在打錢了,銀行攔截了。她已經去派出所了,被警察攔著轉賬,然後國內學校七八個老師都在瘋狂打電話給我。

網友B:我今早也是,嚇死了。幸好朋友喊我起來了。

網友C:我媽媽也接到了。

網友D:我今天凌晨剛經歷。

網友E:我昨天也經歷了……

一些留學生認為,AI的出現是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雖然現代科技帶來許多便利,但也為騙子們創造新的機會。

電信詐騙分子已經利用技術提升他們的騙局,讓人們難以分辨真偽。

更為危險的是,他們往往會利用家人對留學生的擔心,讓家人在恐慌之中迅速做出匯款等決定。

就像這些留學生的父母所說,即使他們懷疑騙局的真實性,但面對孩子生命安危的可能風險,他們仍然會心生恐懼,不敢輕易激怒對方。

另外,一位IP顯示為的華人網友也向大家發出求助:這是一種手法嗎?

「今天有個打電話說自己是電話運營商(我沒用過這家),說我辦理了轉號到他們運營商在上海浦東註冊的,我說不是我操作的,完了讓我刪掉網上的個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還讓我去線下門店去看看這個事兒。」

澳洲的華人朋友們,你們接到這種電話了嗎?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不會被騙,只是適合你的劇本還沒有出現。在當今數字化和科技發展迅猛的社會中,電信詐騙、網路欺詐等犯罪行為層出不窮。

(圖源:網路)

AI換臉、AI變聲技術已經被不法分子拿來進行詐騙。我們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視頻等信息,抑或是接到的騷擾電話,都是這些騙子訓練新技術的素材。

在AI詐騙面前,普通人需要做好哪些防備?

在涉及金錢交易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式來確認對方的身份,例如通過電話和視頻通話等方式。

(圖源:網路)

在匯款之前,務必確保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是註冊在其本人名下的。

如果對方要求將款項轉至陌生賬戶,務必保持警惕,並避免使用像微信等社交軟體進行轉賬。

此外,我們需要嚴格保護個人信息,不隨意接聽陌生人的電話,不點擊不明來源的簡訊鏈接,也不下載未經驗證的應用程序。

同時,要提高警覺,拒絕陌生人的過度關心和獻殷勤,因為這可能是一種誘騙手法。

(圖源:網路)

我們還要小心使用所有具備自拍和錄音功能的應用程序,同時也需要謹慎使用那些可以訪問我們攝像頭、麥克風,甚至相冊的應用程序。

另外,重點提醒各位:對於電信詐騙目標人群的變化,從事電信詐騙的人員也發生了改變!

過去,人們對電信詐騙人員的印象可能是他們在電話中使用不標準的普通話,但現在他們會尋找那些外語非常流利、文化知識水平較高的人來從事電信詐騙。

想象一下,一個海外留學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標準的普通話,這不是更容易欺騙人嗎?

*以上內容由小喇叭綜合整理報道,素材來源於網路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路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