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 Warehouse借殼上市:是資本遊戲還是代購的第二春?

2023年12月13日 10:14

近日,一則轟動資本圈的消息席捲了金融界——

大型葯妝連鎖店Chemist?Warehouse與Sigma?Healthcare達成意向,將攜手進軍澳交所,其市值也將達到88億,與鋼鐵巨頭BlueScope並肩,並超越JB HiFi等知名上市公司。

那麼,作為一家在1972年成立於的家族葯妝店,在2000年更名為至今,這家傳奇企業是如何從潮中迅速壯大,到如今反超Terry White成為全澳最大葯妝連鎖品牌的呢?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Chemist Warehouse還將被納入ASX 200指數,這也代表著全球的被動管理型指數基金(Passive Index Funds)在獲得敞口的同時,也都將統一持倉該公司。如此一來,對於這家在過去51年內都保持私有化的企業,又將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次收購案中的兩家公司——Chemist Warehouse的母公司CW Group Holdings和Sigma Healthcare。

在全球範圍內的收購案例不勝枚舉,比如近年來的Washington Pattinson(SOL)收購Perpetual(PPT)、伍德賽德能源公司(WDS)收購桑托斯(STO)等,這些收購案的特點非常鮮明,就是大魚吃小魚。

但是,在Chemist Warehouse的收購案中卻截然相反,因為進行收購的Sigma Healthcare市值僅為8.1億澳元左右,而Chemist Warehouse的市值卻是Sigma的無數倍,而盈利能力也是前者的20倍左右。

所以,這次收購案是極為罕見的小魚吃大魚。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那是不是Sigma自不量力要蛇吞象呢?

其實不是,真實原因是Sigma在2002年10月30日就掛牌澳洲證交所,正式上市。

而如前文所述,Chemist Warehouse自1972年成立以來就一直保持私有化,在至今的51年間並沒有選擇上市。

可見,這次收購實際上是Chemist Warehouse通過收購案「借殼上市」,而Sigma Healthcare就是這個寶貴的殼。

除了借殼上市以外,本次收購案還將為兩家公司的未來帶來不少利益,比如目前Sigma Healthcare本身就是Chemist Warehouse的一大主要供貨商,如果兩家公司合二為一,那麼這些供貨途徑和資源整合都將帶來更加鮮明的經濟利益(比如進貨成本下降,供貨渠道擴張等)。

另一方面,Sigma Healthcare旗下的許多耳熟能詳的子品牌,比如Amcal(200家店面)、Discount Drug Store(120家店面)、Guardian(150家店面)以及Pharma Save等,將與Chemist Warehouse自主經營的500家店面整合,達到總數超過1,000家的經銷網路,並將超過目前全澳最大葯妝連鎖店Terry White(550家左右),奪得桂冠。

所以說,這次商業聯姻顯然是一石二鳥。

殺入澳洲證交所,成為ASX200指數中的成分股,再成為全球被動管理型指數基金投資組合中的一份子,更是為將來資本運作鋪路的重要一步。

但是,至於這次收購是否能夠成功,其實還存在一定變數:第一關就是必須獲得Sigma Healthcare現有股東的贊成,這一關的難度並不算大,因為Sigma在收購時將使用7億澳元現金和5.73億股票(每股價值約為0.73澳元)進行支付,收購完成後Sigma的股東將持有新公司總股份的14.25%。

而如此轟動的收購案已經帶動金融市場積極計價,在出現溢價的同時,Sigma的股東也有機會直接獲得增值。所以對錢說yes,這難度並不大。

當然,收購后Sigma股東的股價可能遭到稀釋,如果市場計價力度小於稀釋程度,那麼將對現有股東利益造成損害。

不過,真正危險的在於第二關,那就是通過澳洲消協(ACCC)的許可,執行收購。

要知道,澳洲消協經常動用反托拉斯法訴訟(反壟斷)阻止澳洲企業合併或收購,近年來最著名的兩個案列,同樣是涉及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就包括澳新銀行(ANZ)收購Suncorp銀行,以及Tabcorp和TattsLotto在2017年的併購案,其中澳新銀行慘遭否決,而兩大博彩公司的併購也耗時多達一年。

所以,只有當這兩個條件得到充分滿足之後,這個被媒體瘋狂渲染的收購案才算是站住了腳。

從民間的角度來看,Chemist Warehouse的這波操作也吸引了許多非金融界人士的關注,比如,因為包括Chemist Warehouse在內的一系列澳洲「民族企業」,不僅在代購浪潮中與成千上萬的代購們相輔相成,之後又在疫情以及中澳關係跌入冰點的逆境中陷入絕境。

數據顯示,在代購的黃金年代里,全澳共有近10萬名代購買手,每年將價值5,000萬人民幣(匯率加權平均后約為1,000萬澳元)的澳洲商品運銷國內,而最熱門的商品無非是澳洲的保健品和食品。

在這兩大類別的商品中,因禍得福,成為了在2008年導致6名嬰兒死亡的「毒奶粉」的最大意外受益方。

澳洲本地媒體估算顯示,僅在2018年時,每天就有超過30,000桶嬰幼兒奶粉被從澳洲銷往中國,而這組數字統計的只是來自代購,並沒有包括廠家的官方的批發渠道。

在紅利窗口中崛起的A2牛奶(A2M)、貝拉米(Bellamy』s)、Bubs以及愛他美(Aptamil)等品牌,不僅在出口上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中大放異彩。

以A2牛奶為例,在2015年時,該公司股價僅為0.56澳元,但是到了鼎盛時期,居然逼近每股20澳元,5年內增值高達3,471%。

另一個膾炙人口的保健品牌,(BLK),同樣是從2015年的每股30澳元一路上漲至220澳元附近,這個過程只用了9個月。

如今,Blackmores在本年8月23日已經摘牌(被日本飲料集團Kirin Holdings收購),但是不難看出,在中澳關係友好、消費者信心旺盛的紅利窗口中,這些企業獲得的爆髮式成長神話,也許會再次回歸。

放眼縱觀2022和2023,澳洲股市和美國股市同樣面臨央行重拳加息收緊市場流通性的難題,融資成本的急速上漲也導致西方發達經濟體的新上市公司數量銳減(通過IPO)。

雖然目前全球資本市場對美聯儲為首的西方央行降息周期開始了兇猛的樂觀計價,但是即便到了2024年下半年,利率仍然將大概率保持在歷史高位。

那麼,Chemist warehouse在資本環境並不友好的情況下,如此著急地借殼上市背後,到底又是一場什麼樣的資本遊戲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袋鼠國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