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開始瘋狂進口澳洲大麥!三個月狂買$1.4億澳元

2023年12月31日 13:45

幾年前,隨著中澳兩國緊張局勢加劇,大麥徵收的高額關稅導致澳洲大麥對華出口中斷,三年之後,澳洲大麥再次暢通無阻地進入了中國市場。

大麥不僅用於釀造啤酒,還用於餵豬,而中國是澳洲的主要市場,占其大麥出口的50%。

12月初援引中國官方數據稱,自8月份取消80.5%的關稅以來,中國已進口了31.4萬噸澳洲大麥,價值1.39億

貿易的恢復讓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在2020年親眼目睹一個近10億澳元的市場蒸發殆盡。

由3500多名穀物種植農組成的合作社CBH在其年度報告中說:「在市場重新開放后的兩個月里,營銷和貿易公司向中國運送了兩船大麥。」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促使中國政府重啟與貿易夥伴的關係。

與此同時,澳洲尋求並找到了新的市場來卸載其收穫的大麥——澳洲是世界第三大草穀物生產國。

穀物種植者貿易協會(GrainGrowers)代理總經理科爾(Sean Cole)告訴法新社記者:「隨著中國市場消失,澳洲確實被迫回頭去找飼料市場上更傳統的客戶,主要是中東和沙烏地阿拉伯,我們在那裡已經經營了20多年。」

澳洲農業與資源經濟局(ABARES)的數據顯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間,沙烏地阿拉伯成為澳洲大麥的主要進口國。

米克爾(Lyndon Mickel)在西澳洲南部博蒙特附近耕種著一塊6000公頃的土地。最近一次收穫各種穀物和豌豆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23次收穫,但他表示,市場從中國關稅中反彈需要時間。

他說:「我們的價格下降了,但幸運的是,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有兩個收成很好的年份。因此,無論如何,我們在價格上損失的,在噸位上得到了補償。」

但是,過去兩年大麥產量超過1,400萬噸的豐收年已經過去了。

隨著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的周期性天氣現象)重返太平洋ABARES預測 2023-24 年度的大麥產量將下降24%,降至1080萬噸。

科爾說,中國市場的重新開放恰逢其時。

他說:「我們的許多大麥被歸類為飼料大麥,但仍然適合在中國生產啤酒,他們使用的工藝略有不同,從本質上講,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為更多的飼料大麥獲得溢價。」

他補充說,「從關稅取消後到現在,運往中國的大麥平均售價約為每噸38至40澳元」,這相當於「明年澳洲大麥作物的產值增加了4億澳元,即使收成較少也是如此」。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