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前高官又雙叒被傳入職商界了,金盆洗手即入商海為哪般?

2024年01月09日 23:14

導讀:

Berejiklian:下野不久即獲聘用Frydenberg:與高盛兩情相悅平西王:離職后,接手四項新工作Hocky:要在核潛艇協議中分一杯羹前總理們,更個個是商界大腕

當Optus前CEO Rosmarin因為斷網醜聞引咎辭職后,關於前州長格拉蒂絲·貝姬蓮(Gladys Berejiklian)將更進一步,接替Rosmarin職位的傳言迅速甚囂塵上。

儘管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她此前捲入的前男友腐敗案件將成為她登頂路上的阻礙,但這一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貝姬蓮自2022年以來便在Optus擔任負責企業事務的高管,而她本人也曾多次表達了對執掌這家電信巨頭的興趣。而更重要的是,政客下野後轉投商界,在澳洲是非常常見的行為。

AI繪圖:格拉蒂絲·貝姬蓮(Gladys Berejiklian)

新州前州長Berejiklian:下野不久即獲聘用

貝姬蓮為例,她因前男友腐敗醜聞下野后,沒過幾個月便被Optus聘用,而業內人士明確指出,雖然她的角色也將涉及商業和企業事務,但該公司聘用貝姬蓮為的就是她在政界的廣泛人脈與經驗,藉此與主要對手Telstra爭奪聯邦和州政府的合同,因為Optus希望挑戰Telstra在這一數十億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招標數據顯示,Telstra在2021年贏得了近1億澳元的州政府工作,而Optus獲得了1120萬澳元。在聯邦政府工作方面,Telstra獲得了571份合同,Optus獲得了85份。

貝姬蓮曾經擔任過州長和交通廳長,她對於政府基礎設施項目所需的電信服務也會有深入的了解,」一名知情者當時如此評論。

而Macquarie Telecom的高管Luke Clifton則表示,Telstra「會嚇得發抖」:「顯然,Telstra佔據了新州政府電信支出的最大份額。」

貝姬蓮將能夠在新州政府為Optus打開一些重要的大門。」

事實上,商界一直是澳洲政界人士退隱后的熱門歸宿,貝姬蓮的許多政界前輩都在這裏混的風生水起。

前財長Frydenberg:與高盛兩情相悅

今年9月底,澳洲高盛官宣任命前政府財長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為其董事長。

在去年的聯邦選舉中,弗萊登伯格被寄予厚望卻痛失Kooyong選區,儘管黨內要求其復出的呼聲甚高,但成為澳洲高盛的董事長無疑意味著短期內他不會重返政壇。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目前尚不清楚高盛為弗萊登伯格開出的董事長年薪究竟有多麼豐厚,但從相關表態來看,該行無疑對其青睞有加。

在2022年5月聯邦選舉中失敗后,弗萊登伯格很快便加入了高盛,並擔任該行的亞太地區高級區域顧問。

AI繪圖: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

該行在一份備忘錄中稱,弗萊登伯格將「專註于進一步深化和加強整個澳新地區的客戶覆蓋範圍」,「他將作為公司亞太地區高級區域顧問,繼續就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提供建議。」

高盛亞太區聯席總裁凱文·斯內德(Keven Sneader)表示:「我們很幸運能夠為高盛帶來約什這樣一位在公共和私營部門擁有豐富經驗、人脈和洞察力的人。」

「他對地緣政治和經濟問題的深刻理解將為我們整個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客戶帶來可觀的價值。」

高盛澳新首席執行官西蒙·羅瑟里 (Simon Rothery) 則表示,他很高興歡迎弗萊登伯格擔任這一職務,「我們的客戶將從約什從令人印象深刻的職業生涯中獲得的見解和專業知識中受益匪淺,其中包括跨多個領域的經驗和觀點。」

前州長Mark McGowan:「疲憊」離職后,接手四項新工作

西澳州長馬克·麥高文(Mark McGowan)在其第二個任期的中途宣布辭職,稱自己精疲力竭。 他表示,帶領西澳度過新冠疫情讓他「非常累」「沒有繼續下去的精力」。

AI繪圖:馬克·麥高文(Mark McGowan)

不過,在離職后不久,他便接手了四項新的工作,包括在諮詢公司Bondi Partners擔任高級顧問。 該公司由前聯邦財政部長和美國大使喬·霍基(Joe Hockey)領導,旨在「幫助將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在Bondi Partners的網站上,是這麼介紹馬克·麥高文(McGowan)的:”馬克是西澳的第30任州長,他領導該州度過了COVID-19大流行,並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功,創造了令全國乃至全世界羡慕的資產負債表……在Bondi Partners, Mark將利用他在不同行業(從國防和國家安全到關鍵礦產和清潔能源轉型)的獨特見解,提供投資和戰略建議。”

除了在Bondi Partners擔任職務外,麥高文還兼職擔任礦業公司Mineral Resources的戰略顧問。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Mineral Resources的一位發言人證實,麥高文將「把他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帶到公司。

前駐美大使Hocky:要在核潛艇協議中分一杯羹

喬·霍基(Joe Hocky)在2013至2015年間擔任內閣財長,隨後擔任澳洲駐美大使直至2020年。

退休后,喬·霍基創立了Bondi Partners。該公司的高層包括多名澳美兩國的軍界人士,近年來展現出了對美澳盟國國防領域投資的濃厚興趣。

不久前,媒體爆出霍基試圖引入美國資本組建財團,競逐澳洲軍工造船巨頭Austal,以在價值數千億澳元的AUKUS核潛艇協議中分一杯羹。

AI繪圖:喬·霍基(Joe Hocky)

值得一提的是,據ABC報道稱,Bondi Partners LLC 于 2019 年 11 月 22 日在華盛頓註冊。文件記錄的「生效日期」為 2019 年 11 月 7 日。

但喬·霍基作為美國大使直到次年 1 月 31 日才結束了公職生涯。

前總理們,更個個是商界大腕

站得高,看得遠,賺得多。

這句話放在澳洲的前總理們身上似乎非常合適。

保羅·基廷(Paul Keating)在1991至1996年間擔任澳洲總理,在此之前他連續八年擔任澳洲財長一職。

AI繪圖:保羅·基廷(Paul Keating)

作為財長,他主導了一系列影響今日澳洲的改革,包括解除對金融市場的管制、改革貨幣政策、改革稅制,廢除貿易保護主義壁壘,解除政府對航空、電信等行業的管制。

出任聯邦總理后,基廷繼續推進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組建國家訓練總署、建立全國性的退休金計劃體系以調整過低的國家儲蓄額和低迷的勞動力市場;試圖解決澳大利亞長期的失業問題。他還倡議創立了亞太經合組織。

退出政壇后,基廷加入投資銀行Lazard,並擔任國際投資顧問團主席,亦曾有媒體報道稱他進入商業貸款機構MaxCap擔任董事,但本人聲明否認。雖已退休多年,但基廷在政治經濟和學術界依然有廣泛影響。

AI繪圖:茱莉亞·吉拉德(Julia Gillard)

茱莉亞·吉拉德(Julia Gillard)是澳洲首位女性總理,2010至2013年她在任期間成功帶領澳洲度過了全球金融危機。

如今她在多個投資機構擔任職位。2017,吉拉德加入了由豪門利伯曼家族支持的房地產金融投資機構CVS Lane,在投資委員會擔任非執行董事職務,此外,她還在Amplo風投基金擔任顧問,在LeapFrog投資基金擔任全球領導力委員會顧問。

AI繪圖:(Malcolm Turnbull)

前總理譚保(Malcolm Turnbull)在從政前就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和銀行家,他很早就展現出了出色的投資眼光。

1994年,他用50萬澳元買下澳洲電郵服務供應商Ozmail的股份,並在1999年網路泡沫破滅前成功以5700萬美元售出,創下投資奇迹。

同期,他擔任高盛澳洲的本地董事總經理。而在他離開總理職位后,譚保於2019年出任全球投資公司KKR & Co的全球高級顧問。

為何商界吸引了這麼多退隱的澳洲政界精英?

這多少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

當政治家退休時,通常他們已經在公共部門工作多年,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對投資機構來說,這些人脈對於建立新的業務關係和吸引客戶來說非常寶貴。

此外,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前政治家們通常對政策和監管框架擁有深入的了解。這些專業知識對於駕馭複雜的金融市場、了解政府行為對經濟的影響以及確保遵守法規至關重要。

而對於尋求擴張的商業機構而言,許多政治家都擁有國際經驗,在任職期間應對過外國政府和全球問題,也多少具有處理經濟和地緣政治危機的經驗。這些經驗和經歷在市場波動、經濟低迷或者地緣政治緊張的時期可能至關重要。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許多退休的政治家可以與現任政府官員保持關係。在尋求政府合同、監管部門批准或維護客戶利益時,這種機會可能會非常有利。

而相應的,商業機構往往能為退休的政治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資,更靈活的工作制度,更多的資源甚至更多的曝光機會,這也是其他很多行業提供不了的。

正如一位資深上市公司董事長表示,政界人士進入商界后,最有用的資源往往是利用他們的人際關係協助併購,而非直接為併購做決策。

「現實情況是,在投行里,每份工作都能有五六個人可以做的很出色,而你需要努力決定誰能勝任這份出色的工作,」這位董事長表示。

「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做得很好,因為有優秀的團隊和顧問。所以,當你試圖在董事會上決定誰來做這項出色的工作時,實際上是在考慮邊際效益。」

真正幸福的婚姻,是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澳洲高官棄官從商,紛紛落腳商業的現實劇情,或許是這句話的另一個版本。

作者:Fred

編輯:Serena 張斯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一般信息,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任何前瞻性陳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或陳述,切勿過分依賴。在進行任何投資時,請基於個人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個人需求考慮本文所含信息的適用性,謹慎決策,風險自擔。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澳財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