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注意!暴漲時代,開始了

2024年05月24日 10:19

能源生產商協會主席梅格·奧尼爾正式表達了對政府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未來天然氣戰略》的積極態度,她強調,在能源轉型的進程中,新的天然氣來源對於滿足國內需求以及維持出口穩定至關重要。

鑒於澳大利亞在未來十年內仍將面臨天然氣供應不足的挑戰,加之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衝突所引發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波動,確保穩定的天然氣供應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Woodside公司首席執行官亦指出,若未能及時採取行動,澳大利亞東海岸至2028年、西海岸至2030年預計將面臨天然氣短缺的風險。

此類短缺不僅可能加劇市場波動性,還可能推高家庭和企業的能源價格,對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構成潛在威脅。

作為去年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澳大利亞政府在出台未來天然氣戰略之前,曾因一系列旨在增加國內供應、平抑能源價格的短期措施(如價格上限)而受到社會各界的批評。

然而,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的天然氣雖遠超國內需求,但大部分供應均用於出口市場。

根據權威數據和分析機構Kpler提供的數據,澳大利亞在2023年實現了809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出貨量,其主要出口對象包括、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

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亦在近期發出警告,稱由於需求可能超出供應,該國東南部地區在即將到來的冬季面臨天然氣短缺的風險,並呼籲政府及社會各界緊急加大新投資力度,以應對潛在的供應短缺問題。

我們看到天然氣的價格自2024年3月底以來已經飆升了約60%。

原材料

缺乏投資的只有能源部分嗎?基礎金屬在上個朱格拉周期中,同樣缺乏投資。

而AustralianSuper(澳大利亞最大的養老基金),準備在未來的三年對鋰的投資增加一倍以上。高級投資組合經理盧克·史密斯 (Luke Smith) 向《?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表示,規模達 3150 億美元的 AusSuper 還準備在未來五年內通過投資澳大利亞、非洲以及北美和南美,向關鍵礦產領域投入更多資金。

近期想必最吸引全球資本市場關注的,當屬銅的逼空了。

本輪的軋空是從紐約銅開始。銅的三大期貨交易所,銅,倫敦銅與芝加哥銅。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在出現針對7月合約的逼倉行情。

5月15日,COMEX銅期貨2407合約價格上漲至5.128美元/磅,約合11300美元/噸,一舉突破2022年3月以來的最高點,並刷新了該期貨品種的歷史紀錄。

同期,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亦上漲至10400美元/噸,而滬銅價格在5月16日盤中觸及83000元/噸,達到了近18年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COMEX市場與LME市場的銅期貨價差逐漸擴大,一度超過1000美元,打破了此前的歷史紀錄(此前COMEX銅與LME銅價差波動的上限為150美元/噸)。

自本年度4月份起,COMEX銅期貨主力合約2407的價格實現月度漲幅超12%,期間持倉量增加逾11萬手。步入5月份,該銅期貨的主力合約價格漲幅進一步擴大,截至目前為止,本月累計漲幅已超過7.8%。同時,合約的持倉量近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最高時超過17萬手,較4月初相比增長近150%。

本輪銅的行情自3月13日起漲。據報道,受英美對俄羅斯制裁措施的影響,自4月13日起,俄羅斯生產的銅已不適用於交割用途。自5月13日銅價開始大幅噴出,在之前的周末,俄烏爆發了哈爾科夫戰役,徹底點燃了銅的逼空行情。

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數據,3月份,俄羅斯銅在LME銅庫存中所佔比例高達62%,而在LME認證的倉庫中,俄羅斯原鋁的庫存佔比更是達到91%。在如此高的比例下,突然無法用於交割,勢必會給交易所帶來短期內的補庫壓力,難以迅速籌集到足夠的替代來源。

而COMEX的銅庫存量(5月20日更新)僅有1萬9922噸,而僅7月的合約就有181.26萬噸(5月17日更新)的銅等待交割,也就是意味著每1頓的實體銅身上,背負著90.985噸的銅的衍生品。

與此同時,中國更是出現了銅礦的價格比銅貴的局面!截至5月17日,SMM進口銅精礦現貨加工費指數跌至負1.08美元/噸,繼前一周的負1.43美元/噸后,連續兩周為負值。銅精礦的價格通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LME價格減去銅精礦加工費。通常銅精礦供應充足時,冶鍊廠在談判中佔據主動,加工費較高,而銅精礦供應緊張時,反之亦然。

只有銅么?白銀也在軋空。據世界白銀協會表示,白銀時的關鍵材料,隨著該行業的強勁增長,預計今年白銀的使用量將達到創世紀水平。市場將連續四年出現供應短缺,今年短缺預計時有史以來的第二大。每1盎司白銀身上,也背負著數10盎司的衍生品交易。

黃金亦是如此,每盎司黃金身上也背負著百倍的衍生品交易。

從歷史周期中觀察,白銀的大漲通常不是一件好事。白銀的起漲通常是泡沫尾聲跡象。

無論是2000年還是2008年,當白銀的表現好於標普500時,還是當2008年泡沫破裂前白銀的大漲時,或是說在爆破的破裂后,白銀狂飆時,一切的商品價格都在向現代信用貨幣系統作出又一次的反撲與挑戰。

結語

在流動性泡沫的終局,價格大漲大跌,會出現非常多的脫實向虛的商品價格的擠兌,從2022年鎳的逼空,到不知不覺中,2024年以來在國際大宗商品期貨中,金銀銅錫鎳等重要有色金屬的漲幅都超過了30%。

地緣戰爭、供需錯配、貨幣預期寬鬆等一系列因素刺激,共同造就了這一波強勢得超乎意料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行情。而這很可能還不是它的終點。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