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昔日榮光不再?? 大批民眾對未來感到悲觀! 通脹遏制不住, 澳聯儲恐進一步加息! 生活要雪上加霜了…

2024年06月04日 12:35

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大批民眾網上訴苦!

「對未來感到悲觀…」

另一方面

澳洲的通脹遏制不住了!

不降反增…

還可能有進一步加息的風險

01、澳洲昔日榮光不再?大批民眾感到悲觀,紛紛網上抱怨!

澳洲新聞集團報道稱,紛紛在網上抱怨國家的「衰退」,表示「幸運國度」的美譽正在逐漸消失。

高不可攀的房價、舉步維艱的教育系統以及珍貴澳洲品牌的消亡,都是悲觀居民提到的問題。

Reddit上一篇瘋傳的帖子引發了人們對國家前景的擔憂,該帖子標題為:「是不是只有我覺得澳洲現在完全『一團糟』?」

原帖作者寫道:「我50歲出頭,環顧四周,覺得這個偉大的國家沒有方向,枯燥乏味、四分五裂。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期待和驕傲的了。」

「這是因為我變老了,失去了青春,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年輕的澳洲用戶們,你們是否有同樣的感覺?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興奮?」

該帖子獲得了上千點贊,吸引了約900條評論,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負面評論。以下是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評論。

用戶ProfessionalKnees說:「我對未來不是特別興奮。主要是因為經濟壓力和對年老后的擔憂:我買不起房,也沒有家庭,所以我擔心如果不每分每秒都在工作,我將無法為自己提供安全的未來。」

他說:「我還覺得我們在文化上有些衰退。音樂節被取消,電視和電影院里沒有多少優質的澳洲內容,餐飲業也受到了打擊。我成長過程中熟悉的澳洲品牌和商店都關閉了,沒什麼優質的替代品。」

「到處是那些奇怪的、沒有靈魂的快閃體驗,似乎只是為了讓人們拍照假裝在享受,然後回到現實中擔心如何支付餐桌上的食物。我不喜歡這種狀況。我希望我們都能過得更好!」

另一位用戶Isisius認為澳洲「昔日的面貌已蕩然無存」。

他說:「我們曾經可以為我們世界一流的免費醫療系統感到自豪。在澳洲,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去看醫生,你只管去便是。醫院急診室的等待時間不會超過12小時,護士也不會被迫三班倒。」

「我們的公立學校系統曾經堪稱世界一流。我不是在誇張,現在它已經處於危急狀態。教師的工作條件非常糟糕,不是工資問題,甚至教師也會告訴你工資不是問題,而是他們要完成大量管理工,以及家長的工作。」

「我們國家的全職員工原本可以負擔得起住房,因為貸款是年薪的4到5倍,而不是現在的15到20倍。而且人們曾經把房子看作家,而不是投資工具。」

「不知不覺中,家庭收入已經從一個人全職工作,另一個人照顧,變成兩個人全職工作,但購買力並沒有真正增加。」

「在澳洲,有什麼值得驕傲或興奮的?我們被證明是一個目光短淺、貪婪、自私的國家。」

用戶Christopher認為澳洲「落後」于加拿大和英國。他和許多其他評論者一樣,提到了住房負擔問題。

他說:「我們正慢慢回到封建社會,富人擁有多套房產,而普通人只能租房。房價如此之高,以至於吸走了本可以用於創新企業和其他產業的資本。」

「大量移民也造成了人口陷阱,我們的經濟基本上依賴移民來增長,但基礎設施沒有跟上,導致生活水平和人均GDP下降。」

「整體GDP看起來在增長,但人均GDP沒有,每當我們接近技術性衰退時,政府基本上會開放移民大門以增加GDP。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用戶CrashedMyCommodore表示,他們這一代人「除了像契約奴隸一樣工作,別無未來」。

他說:「我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勉強能買得起一輛新車。我的大部分錢都花在租金和吃飯上。出去做任何事情都要花一大筆錢。」

這篇帖子繼續吸引了大量類似的評論。原帖作者後來感謝大家的「精彩評論和想法」。

他寫道:「我覺得大家的反應表明,我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我的年齡和代際。

這讓我感到些許安慰,但也為我們的『幸運國度』沉浸在這種封閉的文化、和經濟困境中感到悲哀,年輕人面臨如此多的困境。」

「我會嘗試改變我的視角,變得樂觀一些,但在經歷了黃金時代后,這真的很難。」

02、通脹遏制不住!澳洲還可能進一步加息?

現在澳洲民眾的苦,無疑與居高不下的通脹率息息相關…

評論報》報道稱,由於澳洲通脹率再次上漲,市場預計降息的時間將推遲至2025年12月。

分析人士警告稱,當聯邦及州政府的刺激計劃於7月1日開始產生影響時,澳洲的通脹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的年通脹率從3.5%上漲至3.6%。這主要是因為健康保險費出現了近年來的最大漲幅,此外惡劣天氣也導致蔬果價格上漲。

最新的通脹率高於市場預期的3.4%,也使得投資者將澳聯儲的降息時間預測從2025年5月推遲至2025年12月。

市場還預計,9月前加息的可能性為20%。

BetaShares首席經濟學家David Bassanese表示:「在經歷了2023年令人鼓舞的下降之後,澳洲的反通脹進程在今年似乎停滯不前。」

「最新通脹數據帶來的後果是,利率很可能在更長時間里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聖誕節前都不太可能有所緩解。」

「潛在風險是,澳聯儲可能會覺得有義務進一步加息,以降低需求敏感領域(如可自由支配消費品和服務)的通脹,從而抵消非敏感領域的通脹壓力。」

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Marcel Thieliant表示,通脹率上漲意味著利率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高位。

聯邦財長Jim Chalmers則表示:「正如我多次說過的那樣,月度通脹指標可能不穩定,不如季度指標可靠,因為它不會逐月比較相同的商品和服務。」

影子財長Angus Taylor則表示,由於的支出,澳洲面臨著「發達經濟體中最高且最持久的通脹」。

著名經濟學家Chris Richardson表示,7月1日生效的第三階段減稅和政府補貼,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通脹,前提是這些補貼被花掉而不是被存起來。

Business Council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Walters表示,通脹數據將「給澳聯儲敲響警鐘」,這也意味著加息不能再被排除在外。

UBS首席經濟學家George Tharenou表示,澳聯儲在未來幾個月被迫加息的風險仍「揮之不去」。

在疫情之前,澳洲的利率多年來維持創紀錄的低水平,每年大批移民入境,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很多家庭都對生活感到滿足。但如今在口罩后的經濟復甦期,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民眾工資購買力下降、房貸節節升高,不少人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感到悲觀。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該如何應對現在的生活狀況呢?

您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FindAus自行轉載自大,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