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超市這11種食品,最好少吃

2024年07月28日 16:42

大家都知道,超加工食品(也叫過度加工食品),經過多重加工步驟,添加了甜味劑、防腐劑、色素、調味劑和乳化劑等等,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

今年2月份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會增加32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癌症、2 型糖尿病、精神健康不佳和早逝。

這種食品最能殺死你,但人每天都在吃!會導致32種健康風險!

如今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都會儘力避免購買超加工食品。

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看似健康、也以「健康」為賣點的食品,如早餐麥片、蛋白質棒、植物奶和麵包等等,其實也都是超加工食品。

下面這11種超市常見的食品,都是超加工食品。

麵包

超市出售的大多數切片麵包都含有改性澱粉和乳化劑、植物膠等添加劑,就連聽起來很健康的穀物麵包或酵母麵包也是如此。

加工肉製品

培根、香腸以及火腿和義大利臘腸等熟食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乳化劑、增稠劑、改性澱粉、添加纖維,甚至是色素和調味劑。

素食肉

漢堡、香腸和培根等素食「假肉」可能採用綠色包裝,並以植物作為裝飾,但它們都經過高度加工並且通常含有乳化劑。

植物奶

許多植物奶和純素乳酪產品都經過了超加工,含有乳化劑、植物膠、穩定劑和調味劑。

但有些產品不含任何添加劑,例如豆奶,僅含水、大豆、油和鹽。

早餐麥片

許多穀物和早餐麥片種含有麥芽糊精、添加色素以及加工蛋白質和纖維。

麥片棒和蛋白球

一些注重健康的零食愛好者可能會把蛋白質棒和「健康球」當做健康的小零食來吃,但其實,它們含有大量的加工纖維和蛋白質、甜味劑和改性糖。

即食食品

即食食品中可能會加入大量添加劑,以防止其在貨架上變質。

配料表越長,這道菜就越有可能是超加工的。

酸奶

調味酸奶通常比普通酸奶含有更多添加劑。

大家可以通過查看配料表,了解其中是否含有增稠劑、甜味劑或調味劑。

烹飪醬料

用來製作意大利麵或炒菜的罐裝醬汁通常含有增稠劑、增味劑或色素。

人造黃油

人造黃油只能由超加工植物油製成,而且通常會添加乳化劑和色素。

不過,黃油不是超加工食品。

嬰兒食品

有些嬰兒食品經過了超加工,其中嬰兒麥片、嬰兒餅乾和嬰兒麵包干尤其可能經過超加工。

英國超市銷售的嬰兒食品中,近三分之一都是超加工食品。

要想避免購買超加工食品,大家可以多看配料表。

配料表越短、越乾淨的,越健康。

配料表越長的,含有的各種添加劑越多,越不健康。

當然,偶爾吃一兩次超加工食品沒有關係,大家不用過於擔心。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