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你刷卡時的手續費,到底從何而來?又被誰賺走了?

2024年09月09日 16:47

家平常刷卡消費的時候,是不是總是會遭遇所謂的 「附加費」?

雖然看上去只有1%-2%,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如果積少成多,往往也是一個會讓人感到吃驚的數字。

的這種「普遍現象」,連總理阿爾巴尼斯都不滿,公開呼籲要取消!

表態:取消澳洲奇葩的刷卡附加費!華人網友吵翻天:不是好事!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 「附加費」 究竟從何而來,最後到底又是被誰賺走了呢?

最近,在澳洲議會的一次聽證會上,議員Jerome Laxale舉出一個實際例子:為什麼用借記卡支付5的咖啡時會多出8澳分的附加費用?

這一問題反映了目前全澳範圍內對電子支付附加費的關注。

小額費用雖然看似不起眼,但當這些費用累計到整個經濟中時,金額就會變得十分可怕。

澳洲每年通過信用卡和借記卡的消費總額高達1萬億澳元,產生了約150億筆電子支付。

為了維持支付系統的運轉,銀行和支付公司每年向商戶收取大約70億澳元的費用。

雖然這些費用屬於商家經營成本,但商家可以將它們轉嫁給消費者。

根據業內估算,如果中10%的交易被附加1.5%的手續費,那麼每年消費者就要為這些不透明的支付費用支付15億澳元。

這裏的原因在於的一項規定。

附加費用通常分為幾個部分:30%支付給為消費者發行卡片的銀行(被稱為「交換費」),20%支付給支付網路提供商,如Visa、Mastercard和Eftpos,剩下的50%則由提供支付終端的銀行賺取。

雖然稱數字支付的整體成本在全球範圍內相對較低,但商戶依然可以將這些成本通過附加費的形式傳遞給消費者。

長此以往下來,這也導致了消費者不斷積攢不滿,尤其是當他們不明白這些額外費用的來源時。

Laxale指出:現金支付的處理成本通常已包含在商品價格中,而電子支付的成本則通過附加費用直接傳遞給消費者,這引發了他關於公平性的質疑。

澳洲央行目前正在加速審查商戶支付成本和附加費用,預計將在年底前發布諮詢報告。

儘管銀行提出可以通過禁止附加費用來解決這一問題,但這可能會引發小企業的強烈反對。

許多小型企業依賴這些費用來維持利潤,尤其是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

澳洲餐廳和咖啡館協會甚至表示:如果禁止附加費,部分餐飲業場所的凈利潤將減少50%,他們將被迫提高菜單價格,進一步推動通脹。

作為可能的解決方案:澳洲央行可能會限制借記卡的附加費用,但允許商家繼續收取信用卡附加費。

同時,央行還可能對定價結構進行調整,降低借記卡和信用卡的交易費用上限,並提升支付系統的透明度。

例如,支付終端可以在交易前顯示真實的附加費用,或要求銀行和支付提供商公開其批發支付成本,以幫助商戶和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