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產科藥物嚴重短缺!孕婦面臨極高併發症風險

2024年09月11日 10:06

頂尖醫生透露,嚴重的產科藥物短缺問題正導致孕婦面臨極高的併發症風險,有些孕婦因得不到治療而住院。

澳洲一些頂尖的產科醫師本周緊急呼籲介入,他們警告說,澳洲不能仰賴製藥公司來供應價格低廉但卻至關重要的藥物。

他們在《澳洲醫學期刊》(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上發表了一份嚴峻的「危險情況」評估報告,其中一些用於治療子癇前期和大出血等嚴重孕產疾病的重要藥物在海外廣泛銷售。

皇家婦女醫院(Royal Women』s Hospital)產科服務主任凱恩(Stefan Kane)告訴《先驅太陽報》(Herald Sun),有幾種降壓藥物的供應已經中斷或停止,例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導致一些得不到治療的孕婦只能住院。

凱恩副教授代表澳洲和產科醫學會(Society of Obstetric Medicine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撰寫了這篇文章,他說,雖然他暫時沒聽說過有孕產婦因此留下長期後遺症的病例,但這「肯定」是未來可能出現的一種風險。

他說:「目前沒有激勵機制去鼓勵藥廠註冊並維持供應懷孕期間使用的舊型、非專利藥物,這對孕產婦的生命造成了威脅。我想全澳各地都是如此,懷孕時患有高血壓的婦女很難取得這些藥物。(她們)到醫院就診時的血壓比我們通常希望的要高得多。」

這篇文章呼籲政府成立一個全澳性的公共機構,負責進口、製造及註冊這類重要的藥物。

在澳洲,只有在公司提出申請並向監管機構提交證據的情況下,藥物才能被批准用於治療特定病症,即使已知藥物有效。

凱恩副教授表示,許多產科治療藥品很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它們的利潤率很低,而且儘管這些用藥在產科非常普遍,但卻沒有被正式列為孕期用藥,也就是在標示外使用(off-label),掩蓋了它們最重要的益處。

他說:「他們(製藥公司)可以有力辯稱,『我們壓根不知道它被用於治療孕產婦』。這些藥物既安全又便宜,但…製藥商並沒有從中賺到多少錢。」

他表示,加上運送藥品至澳洲的成本、不斷上升的各種費用,以及新冠疫情后的供應鏈中斷所造成的「完美風暴」,製藥公司優先考慮更有利可圖的藥物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這篇文章也呼籲開展更多有孕婦參与的研究試驗,減少她們對舊藥物的依賴。

政府並未直接回應是否會考慮成立一個全澳性機構來採購藥物的問題。

澳洲藥品局(TGA)發言人表示,他們「明白」該期刊所提出的疑慮,並在今年稍早進行公開諮詢后,正在擬定「建議未來改革」藥物供應的計劃。

該發言人表示:「管理藥物供應是政府的首要任務。阿爾巴尼斯政府致力於通過建立150億的國家重建基金(NRF)來提高澳洲在醫療必需品方面的主權製造能力。」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