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頭無路!澳洲私人貸款,激增
前言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特別是在近四至五年的時期內,亞太地區貸款的整體格局經歷了顯著的變化。
此類變化部分歸因於亞太地區市場整體的增長態勢,這一增長態勢進一步促進了該地區企業的融資需求。
另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私人信貸領域實現了快速增長。由於監管政策的收緊,銀行縮減了其貸款規模。
在此背景下,私人信貸公司介入市場,填補了銀行留下的空白,以具有吸引力的利率提供融資服務,並積極爭奪市場份額。
澳洲私人信貸市場的機遇與風險
隨著銀行在資本監管趨嚴后逐步縮減風險敞口,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的MaxCap Group與Pallas Capital等多家私人信貸機構,正向澳大利亞商業地產領域提供更大比例的貸款。
與此同時澳洲本地機構們也正在行動,其中Regal Partners以通過收購Merricks對沖基金的股份開始接入私人信貸市場。
HMC Capital通過收購一家墨爾本的房地產貸款機構Payton Capital也參与進來。
而澳洲商人保羅·威特曼 (Paul Weightman)更是從英國私募股權公司巴林銀行 (Barings) 挖走了整個私人貸款團隊,引發了一場備受矚目的法律糾紛,成為全球頭條新聞。
在澳大利亞,私人信貸交易以房地產為主導,其驅動因素在於銀行已將其商業房地產敞口自2009年的總資產10%縮減至5.5%。
隨著商業房地產交易的回暖,以及監管機構去年對開發和建築貸款實施更為嚴格的資本要求后,當地銀行對房地產風險的規避情緒有所加劇,澳大利亞房地產行業正逐步成為私人信貸機構的重要交易來源。
全球投資者正攜手當地基金,向澳大利亞房地產公司發放貸款,助力該國成為蓬勃發展的私人信貸行業的焦點。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最近的公告顯示,私人信貸目前佔澳大利亞商業債務總額的 2.5%,增長速度快于傳統貸款渠道。
房地產諮詢公司JLL于上月發布聲明,明確指出當前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復甦階段。投資者普遍預期,至2025年,該行業將從較低的借貸成本中獲益。
據JLL統計,本年度前9個月,澳大利亞商業房地產銷售額實現了48%的增長,總額達到187億澳元。
安永預測,到2023年,私人信貸資產的管理規模將攀升至2820億澳元。
這一數字包括了1690億澳元的商業貸款以及1130億澳元的商業房地產貸款。MaxCap的研究主管Bruce Wan表示,我們預期商業房地產市場的總體規模將大約達到5000億澳元,其年複合增長率大約為23%。
這為所有非銀行公司和私人信貸機構提供了極佳的機遇。這些渠道已經幫助非銀行貸款機構在過去三年中將其資產規模翻了一番。
當前,隨著私人信貸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且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對於追求更高收益回報的投資者而言,由於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保險公司等投資者尋求在當今股票市場(尤其是在低迷的房地產市場)難以獲得的豐厚回報,私人信貸已成為一種頗具吸引力的投資選項。
私人信貸基金歷來相較於公司債券、高收益債券及槓桿貸款等傳統債務市場,能夠提供更為可觀的回報,其回報率通常介於8%至12%之間。
澳大利亞房地產領域的專業機構 Qualitas,自 2022 年中期起,該公司所管理的資金規模已實現顯著增長,近乎翻倍,達到了 80 億澳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 6 月以來,該資金規模的增長幅度已佔據了整體增長的一半左右。
然而,與全球同行相似,澳大利亞監管機構對私人信貸的快速增長表達了擔憂。
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正著手成立一個專項部門,旨在與私人市場建立聯繫。
西太平洋銀行首席執行官彼得·金(Peter King)指出:「私人信貸在海外市場蓬勃發展,在澳大利亞亦呈增長態勢。」
他同時發出警告,需強化對私人信貸的監管,以確保我們不會因該行業透明度標準較低而蒙受流動性風險等損失。
在理想狀態下,私人信貸與銀行應面臨相同的流動性要求。私人信貸正在逐步侵蝕受到嚴格監管的銀行業。
金還表示,私人信貸基金如同銀行一般,從事放貸業務。然而,與銀行不同的是,它們並不利用存款進行放貸。
相反,它們從追求更高資本回報率的投資者處籌集資金,隨後直接將所籌資金提供給企業及房地產開發商。
私人信貸基金的監管體系相對寬鬆,特別是在其面向成熟投資者進行銷售時,所遵循的披露要求較為有限。
儘管全球各大監管機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英格蘭銀行等,均已就相關風險發出警示,但是澳大利亞方面卻不以為然。
澳洲央行指出,該行業目前的規模尚未達到令人憂慮的程度,審慎監管機構的核心關注點在於確保存款銀行的安全性。其主要的監管精力集中於非銀行住房貸款機構,此類機構的活動已受到嚴密的跟蹤與監控。
結語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曾發表一篇題為「私人信貸公開化趨勢將催生巨額財富」的文章,指出私人信貸正受到全球範圍內各類投資者的青睞,涵蓋從普通投資者至主權財富基金等不同規模的投資主體。
這些投資者通過向小型企業、大型公司及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有機會獲取雙位數的回報率。
例如房地產的借貸,不僅有較高的利率水平,同時抵押物使得其投資有了一定的緩衝空間,使其成為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最後筆者想說,與銀行儲蓄存款(其中銀行負責承擔違約風險)有所不同,私人信貸業務中,投資者需自行承擔相應風險。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