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點當上英國首相,卻為情婦上演假死,跑澳洲金蟬脫殼?結果…
英國出現過不少政治醜聞,其中比較離奇的一次,當屬國會議員約翰·斯通豪斯(John Stonehouse)的假死事件。
(約翰·斯通豪斯)
斯通豪斯出生於1925年,父親是其所在工會的地方秘書,母親則憑藉個人努力,從洗碗工一躍成為了南安普敦市第六任女市長。
在這種家庭背景下長大,斯通豪斯的履歷也十分亮眼,他曾在培養了幾十位領導人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經濟學,畢業后順理成章步入政壇,於1957年當選工黨議員,並先後擔任英國航空部副部長和郵政總局局長。他本人也充滿了雄心壯志,一度被認為有望成為未來的工黨首相。
除了仕途順遂,斯通豪斯還有個令人艷羡的家庭,娶了漂亮的妻子芭芭拉(Barbara)並生下了三個孩子。
然而當時外界有所不知,這個表面光鮮亮麗的男人,背後早已千瘡百孔……
(圖左:妻子芭芭拉)
斯通豪斯的「紙牌屋」很快倒塌。
先是1969 年,一名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叛逃者揭發,早從1962年起,斯通豪斯就受雇於該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
斯通豪斯對此堅決否認,並向當時的首相哈羅德·威爾遜自證清白,最終哈羅德相信了他,但他的政治聲譽仍舊因此受損。
再然後是1970年工黨在大選中失利,而斯通豪斯沒能在反對黨前座中獲得席位。
失去了國會議員的薪水,他開始陷入財務危機,為了負擔高昂的家庭支出,他只好轉而將精力投入商業事務,于同年成立了幾家公司,主要通過國際人脈發展出口業務。
隔年,孟加拉國獨立戰爭爆發,斯通豪斯全身心投入到了該國事業中,成了當地的知名人物。戰爭結束后,孟加拉國為表尊敬授予了他公民身份,還邀請他幫忙建立一家為在英國的孟加拉人提供服務的信託銀行。
只可惜市場低迷外加經營不善,無論信託銀行還是斯通豪斯個人開辦的公司,幾年內全部面臨財務困境。他試圖通過財務造假掩蓋真相,反倒被反詐騙小組和英國貿易與工業部門盯上,受到了嚴查。
名聲和事業一落千丈,斯通豪斯備受打擊、預感不妙,一拍腦門,乾脆靠裝死來逃避現實。
(約翰·斯通豪斯)
他借鑒了小說《豺狼的日子》中的情節,決定找出兩個和自己年齡相仿、剛離世不久的男性,冒充他們的身份,然後離開英國去澳大利亞生活。
一番挑選后,他選中了兩個已故男人:約瑟夫·阿瑟·馬卡姆(Joseph Arthur Markham)和唐納德·克萊夫·米爾登(Donald Clive Mildoon)。並以議員身份、假借發放福利之名,向兩位死者的遺孀套出了他們的私人信息。
隨後斯通豪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演練自己的新身份,以馬卡姆的名字申請了護照,又用米爾登的名字偽造了第二個身份。
為了今後的生活鋪路,他提前轉移了大量資金到新身份的銀行賬戶中。一切準備就緒后,1974年11月20日,他假裝出差來到了佛州邁阿密,告訴大家自己要去海里游泳,然後突然消失,只在海灘邊留下了一堆衣物……
外界猜測他游泳時意外溺水,或者是被鯊魚吃掉了,儘管沒找到屍體,還是推斷他已經死亡,英國報紙也刊登了訃告。
妻子芭芭拉悲痛萬分,殊不知丈夫已遠走高飛,在澳大利亞獲重獲新生。而他始終沒將自己的計劃透露給最親近的家人,反而告訴了他的秘書、同時也是他的情婦:希拉·巴克利(Sheila Buckley)。
(28歲的情婦希拉·巴克利)
是的,事業一塌糊塗的斯通豪斯,對待婚姻也三心二意,早就和小他21歲的秘書發生了婚外情。
其實在希拉之前,他也有過不少情人。他天生花心,這點希拉也很清楚,但還是愛上了他。或許是因為她遭遇丈夫出軌、崩潰離婚時,這個年長的男性給了她可以依靠的肩膀。
兩人原本打算等斯通豪斯金蟬脫殼后,就在澳洲匯合展開全新的二人世界,誰知才過了一個多月,同年聖誕節前夕,斯通豪斯的假死計謀就被戳破了。
他犯了一個錯誤,被銀行的工作人員看到,以馬卡姆和米爾登的名義開設了兩個賬戶並轉移資金,報警得知后,立馬對他展開了調查。
說來也巧,當時警方正在追蹤另一個失蹤罪犯:貴族盧肯勛爵(Lord Lucan),他在11月8日殺了自己的孩子和保姆后就逃跑了。
起初警方還以為開假賬戶的可疑人士是盧肯勛爵,未成想歪打正著抓住了斯通豪斯,並於1975年將他押送回國。
(1975年7月,斯通豪斯從澳大利亞返回希思羅機場)
眼看計謀被揭穿,斯通豪斯卻仍在替自己找補,還給自己想了個新借口:「人格分裂」。
「舊人格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新人格給舊人格提供了釋放的出口。」
後來1976年8月,他因盜竊、欺詐和詐騙罪被判入獄7年,並被宣布破產。不過由於獄中表現良好,且3次心臟病發作,3年後便被提前釋放。
他最終還是跟妻子芭芭拉離了婚,情婦希拉倒是對他不離不棄,於1981跟他正式結婚,並育有一子。
又過了7年,斯通豪斯在伯明翰準備拍攝電視節目時,再次心臟病發作,最終治療無效離世,享年62歲。
他死後,關於捷克斯洛伐克間諜的說法再次引發討論。對此,他的女兒始終否認,並於2021年寫了一本書為他辯護。
但劍橋歷史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安德魯(Prof Christopher Andrew),作為少數看過英國「軍情五處」關於斯通豪斯檔案的人之一,在其於2009年撰寫的英國情報機構歷史中寫道,斯通豪斯確實做過間諜,讓他本就不好的名聲一落千丈。
如今媒體再次提起他,總會在名字前加個「臭名昭著」。
沉迷美色,釣名欺世,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澳大利亞自行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