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歧視華女,澳洲大銀行被告!墨華人媽帶娃在公園遊樂場,受種族攻擊

2024年11月24日 10:21

看了太令人氣憤了!近期澳媒報道了多起歧視的事件:- 國民銀行(NAB)因涉嫌歧視華人,遭到起訴;

媽媽帶3歲娃去公園,遭到種族性語言侮辱。

01.

NAB,是澳洲一家主要金融服務銀行,位列澳洲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世界第21大銀行。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大企業,也被曝出歧視華人孕婦的醜聞,實在令人遺憾。

事情是這樣的,據一項新的法庭訴訟,據稱:國民銀行近期撤回了一份工作邀請(offer),因為銀行發現這名求職的女性懷孕了,該訴訟還指控一名分行經理髮表了一些羞辱她的歧視言論。

受害人是 Jenny Shao,她在 10 月首次起訴該銀行,但聯邦法院剛剛才公布了訴訟細節。

在訴訟聲明中,邵女士聲稱,在 2022 年初,自己獲得並接受了該分行的兼職職位后,但是 NAB 在發現自己懷孕后悄悄撤回了該職位,並更改了系統、以表明是她自己拒絕了這份工作。

5 月,在被錄用后前往分行與分行經理 Victoria Cunha 和團隊會面時,邵女士聲稱自己受到了羞辱。

當時已懷上第三個孩子的邵女士說,自己有事要告訴分行經理 Cunha。

而 Cunha 據稱回應道:「天哪,別告訴我你懷孕了。」

而當邵女士說她懷孕了時,據稱 Cunha 繼續說道:「哦,不,這是否意味著你不能再工作了?」

據稱,邵女士當時向 Cunha 保證她可以繼續工作,但在開始工作那天有醫生的預約,因此會遲到。

而 Cunha 回應道:「但現在開始工作對你來說是否負責任,因為六個月後你就會離開嗎?」

聽到分行經理的話之後,邵女士感到震驚、受傷和羞辱,開始哭泣。

而 Cunha 只是盯著邵女士,讓她感到尷尬和羞辱,邵女士只是說了句:「(我流眼淚)一定是荷爾蒙的作用。」

(網路配圖)

根據索賠聲明,當天晚些時候,當她向團隊介紹邵女士時,Cunha 說,「這是 Jenny,也是你好和再見」。

邵女士再次聲稱感到羞辱和尷尬。

據法律文件稱,2022 年 5 月至 6 月期間,NAB 拒絕了邵女士接受工作邀請,並在沒有通知邵女士的情況下更改了系統,稱她實際上拒絕了該邀請。

當她發現這一點時,邵女士給 NAB 的職業團隊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他們說她無法再訪問內部系統,因為她拒絕了這份工作。

邵女士隨後受雇於 NAB 的 Brookvale 分行,但她表示自己遭受了「嚴重的傷害、羞辱和尷尬,患上了臨床抑鬱症」和經濟損失,她希望 NAB 賠償她。

目前,NAB 尚未提出辯護,也不清楚它將如何處理針對 Cunha 的指控,這些指控還尚未在法庭上進行審理。

希望最終法庭能做出公正的判決。

對這件事,華人朋友們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明知道自己6個月以後就要休產假,第一天上班就會遲到,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遲到,就應該等生完孩子以後再找。

明知自己懷孕還要去應聘!做僱主的最討厭這種人,一個蘿蔔一個坑,

大著肚子干不動給同事壓力,人品差當然不要。

入職后剛剛熟悉業務沒幾個月後就休產假,這樣玩的話,其他女性就業會受到更大的負面影響!

一堆指責求職者的就算是勞動關係法的法盲,應聘工作時,不能問是否懷孕,更不能因懷孕而撤銷已提供的工作offer ,一告一個準。

不知各位媽媽們怎麼看這件事?歡迎文末留言。

02.

而除了在職場中出現歧視現象,一位媽媽近日帶娃去公園時,也遇到種族歧視,而令人心酸的是,遭遇語言歧視的,是她年僅3歲的孩子。

這媽媽的伴侶在網上發帖敘述了事情的經過:「我的伴侶帶著我們 3 歲的孩子在當地的一個小公園(北郊),這時來了幾個 8-10 歲左右的當地孩子。

她說那些小孩並沒有很直白地種族歧視,但她能聽到他們反覆說「ching chong」。

我們的孩子走近了,他們就改說「ding dong」。

我地伴侶沒有對他們說什麼,但現在她回到家了,她說她真希望自己當時能沖他們大喊大叫。我對此很糾結,因為我認為作為一個成年人,向孩子們大喊大叫,必然是不妥地。但他們在我孩子孩身邊,表現得像個小種族主義者,所以我也想叫出來。

只是想知道,是否有人對如何處理這種事情有什麼建議。」

(網路配圖)

有很多人提出了善意的建議:有人說:我兒子 8 歲了。他開始說「Ching Chong」之類的廢話。我們溫和地責備了他。我也跟他解釋說,雖然他沒有意識到,但他是在用這句話來貶低別人,而當我們因為別人的長相或來自哪個國家而貶低他們時,這被稱為「種族主義」。

那些孩子可能和我兒子一樣,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可以溫和地跟他們說「嘿,夥計們,不能因為別人的長相或來自哪裡而取笑他們。說 Ching Chong 是對亞洲人的貶低。這實際上被稱為種族主義。說這些話是不對的。」

如果你剛剛有了孩子,8-10 歲的孩子可能看起來已經夠大了,對你來說更了解這個世界,但他們真的還是跟小孩子一樣。我是一名教師,我教 5/6 年級(10-12 歲)的孩子,我經常被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之少所震驚。我們的工作就是溫和地引導和教育他們。

我很抱歉這件事發生在你的伴侶和孩子身上。這不好。

貼主回復說:事發時,當我的伴侶離他們越來越近,那些小孩就改變了自己的做法,我想他們完全知道這是不對的。我能理解你兒子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但我不認為我帖子里提到的是類似情況。

還有人建議和父母交談:我不會對孩子說什麼,如果父母在場,我會對父母們溝通。如果父母不在場,就忽略這事吧。

而貼主說:這些孩子是本地人,所以不幸的是父母不在場。我覺得如果父母在場卻什麼也不做,情況會更極端一些。

還有人開導貼主:我不認為孩子們天生就具有種族歧視,他們通常只是學會了一些他們知道的會激怒別人的詞語,而通常並不理解那些話的來源。當我在亞洲旅行時,被人稱為「鬼佬」、「白人」或其他什麼的,我只是聳聳肩。

貼主說:我可以輕鬆地擺脫這種感覺,我的伴侶也是如此。但我不想讓我的孩子不得不忍受不必要的痛苦。

……

PS:「Ching Chong 」的含義,如果不了解的夥伴,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解釋

(維基百科截屏)

結語

不得不承認,雖然澳洲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但「種族歧視」現象,在這裡是真實存在的。

文末還是建議大家,如果遭受了令自己不爽的「歧視」,一定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情節嚴重的,可以向「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投訴:附上鏈接:https://humanrights.gov.au/our-work/complaint-information-service/complaints-under-racial-discrimination-act

(官網截屏)

(來源:afr、Facebook、Reddit)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