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共廁所的門底下要空一截?不怕被偷窺?

2025年02月09日 10:42

來源 科普

01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廁所的門必須空出一截其實是硬性規定。

在我們國家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里明確規定,公共廁所的獨立單元間,門板以及隔板下方都需要留出一段空隙,空隙尺寸要大於 10 厘米。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里對隔間的門板和隔板的要求

除了我們國家,有些國家也會對廁所的門板高度作出要求,比如

在美國的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里,就規定公共衛生間獨立的單元門到地面之間需要留出 9 英寸(大約 23 厘米)的間隔,這個高度比國內的高了不少。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是為了方便殘疾人的輔助設備(比如輪椅)能夠有自由活動的空間。

02

但除了美國殘疾人法案,美國公共衛生間協會針對「門板不直接到地面」的現象,給出了兩大解釋理由:一、便於清潔

與全封閉式隔板和門板相比,帶有縫隙的門板設計為清潔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清潔人員可以輕鬆地將拖把伸入縫隙下方進行清掃,從而避免了難以觸及的死角。

這種設計初衷正是為了滿足清潔的實際需求。

二、提升安全性

美國公共衛生間協會強調,這種非全封閉的門板設計有助於及時發現相鄰隔間內的狀況。

例如:預防犯罪行為:如果有人在衛生間內從事非法活動,其他人可以迅速察覺並報警。

此外,這種設計可能會讓犯罪分子意識到隔間的密閉性不夠理想,從而選擇放棄在此進行非法行為,有助於降低犯罪發生率。

加強違規監管:在禁止吸煙的衛生間內,一旦有人違規吸煙,煙霧會迅速從非全封閉的隔間中逸出,便於管理人員及時發現並予以制止。

此外,廁所隔間非全封閉設計還帶來了另一個重要的安全優勢——救命作用。

雖然美國公共衛生間協會未明確提及這一點,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們可以通過隔間的縫隙觀察到內部是否有人暈倒,從而及時施救。

例如,在2022年,浙江省麗水市松陽服務區的一個公共衛生間內,一名女孩因暈倒而陷入危險。

幸運的是,有人透過廁所隔間下方的縫隙看到了一隻腳,及時進行了緊急救援。

若隔間為全封閉設計,女孩暈倒后可能長時間無人知曉,錯失最佳救治時機,釀成悲劇。

03

門板和隔板下方的空隙還有其他好處

1.通風量需求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 對公共衛生間每一個蹲位、座位和站位的通風量都有明確的規定。

如果是全封閉的隔間,對通風設備的布設要求會更高,因此門板下方的空隙也能夠解決一部分通風量的需求。

2.耐用需求

另外,門板並不是和地面嚴絲合縫,在建造的時候也更節省材料,同時也更不容易出問題。

如果真的是全封閉的,門板的尺寸就不能有一點點差池,否則可能會跟地面產生摩擦造成損壞。

話說回來,這樣有縫隙的門板,真的能給上廁所忘帶紙的人提供希望,畢竟別人給你遞紙,也不用經歷四目相對的尷尬。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的家一,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