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CPP夜間免費停車沒了!市民怒噴:不去City了
珀斯的朋友們注意!
3月31日起,晚上去市中心,在CPP停車要開始收費了——City of Perth議會剛剛取消了實行四年的夜間免費停車福利。
這個變化可不小,要知道疫情期間大家習慣了晚上6點后免費停車,現在突然要掏錢,加上白天停車費也漲了,不少常去市中心消費的市民都在算賬:以後晚上出門得多花多少錢?
1. 珀斯CBD夜間免費停車福利被取消!
這次調整是市議會周二晚上投票決定的,主要因為運營成本上升和兩家大型停車場關閉,來錢的項目減少了,但花錢的地方一個沒落下,市政確實扛不住運營成本了。
這次會議,不僅決定取消免費夜間停車優惠,還提高了日間停車費,並引入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付費政策。
據悉,新收費標準將於2025年3月31日生效。
根據新規:一、夜間停車(6:00pm-5:59am)開始收費:免費政策取消,恢復為5澳元
二、白天停車費用上漲:珀斯音樂廳、會議中心和州立圖書館停車場等設有抬桿的停車場的每小時停車費將上漲50澳分
全天停車費上漲1澳元
三、電動車付費:使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付費(每千瓦時45澳分)
此次免費停車政策取消,關鍵原因在於市政難以維持現行運營成本。
過去財政年度,珀斯市政運營成本飆升200萬澳元,同時市議會
還在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投資
了200萬澳元。這項支出包含中央商務區停車稅——即州政府向每個停車位徵收的年度稅款,用於資助包括CAT公交網路在內的交通項目。
不過核心預算問題還是源於珀斯即將損失的900個停車位:州政府為建設East Perth小學,已收回珀斯音樂廳與Queens Park停車場之間的區域,預計由此產生的財政赤字將達285萬澳元。
市議會報告顯示,停車服務是市政第二大收入來源。若繼續免費政策,2024-2025財年預計將產生650萬澳元損失。
市政府官員還曾建議將免費夜間停車改為5澳元的固定收費,並對電動汽車徵收充電費以抵消成本上漲。
據悉,此次取消免費停車的決定,將帶來額外的370萬澳元收入並解決城市停車問題。
周末和公共假日在三個指定停車場(The Cultural Centre、His Majesty、Pier Street)仍保留三小時免費停車優惠。
珀斯的免費停車政策起源於疫情期間(2020年起),夜間6點至次日5點59分之間,市民朋友可享受停車。該政策備受歡迎,並讓這項原本計劃短期實施的措施自2022年2月推出后多次延期,去年3月市議會還曾決定再延長一年。
此次會議上,議員Catherine Lezer試圖保留夜間免費停車政策(市長Basil Zempilas在11個月前曾成功保留該政策)。
她認為新收費將給生活成本壓力下的人們增加財務負擔,並對夜間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但多名議員指出,延長免費政策的成本最終將由市民和商業納稅人承擔。
市長Basil Zempilas因競選Churchlands選區州議員席位缺席此次會議。去年他公開主張保留免費停車政策。
持類似立場的議員Catherine Lezer指出:”增加停車費即使金額不大也會產生顯著影響。免費停車對於顧客而言是非常大的吸引力。重新收費將給依賴晚間的餐館娛樂場所增加負擔,甚至可能導致企業倒閉。這違背我們建設繁榮城市的目標。”
儘管議員Lezer試圖將免費時段從晚6點延至7點,但修正案未獲通過。最終議會以多數票通過改革方案,所有變更將於2025年3月31日實施。
2. 珀斯民眾:以後我不去不就得了?
議員Clyde Bevan支持此次停車或改革,並強調如果繼續實行免費夜間停車政策,該市將面臨的財政負擔。
“誰來彌補財政赤字?答案是納稅人。繼續免費可能導致稅率額外上漲5.5%。恢復5澳元收費將帶來400萬澳元收入,價格回歸疫情前水平。”
Bevan承認免費停車推廣活動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成功,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他認為現在是時候恢復付費停車了,該政策已完成疫情期間吸引客流的歷史使命。
Bevan強調:”5澳元還買不到一杯可樂或拿鐵,私人停車場的收費是我們的三倍。這對市民來說仍是合理價格。”
雖然Bevan認為,5澳元對民眾的生活不至於造成負擔,但是政策公布后,珀斯朋友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吃相實在太難看······
其實大家的不滿聲音也不是沒有道理,疫情期間招呼大家去貢獻經濟,就免費,眼看著人流量多了起來,就想著在咱們口袋裡掏錢了……
好不容易盼了幾年才開始降息,澳聯儲還傲嬌地一再強調不一定不會再次加息,咱未來生活走向何方還沒影兒呢,又惦記上咱兜里的5澳元了,這咋不讓人生氣呢······
3. 澳人生活成本上漲,短期內再次降息可能性降低
澳人這幾年的生活尊的太難了,下一步降息會不會來真的摸不太清。
截至1月底,澳大利亞核心通脹率連續第二個月處於儲備銀行2%-3%目標區間內,最新讀數為2.8%。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這一數字較截至12月的年度數據2.7%略有上升。
對年度通脹率貢獻最大的三個領域分別是:食品與非酒精飲料(上漲3.3%)、住房成本(上漲2.1%)以及酒精與煙草(上漲6.4%)。
澳大利亞雜貨產品年度變動情況
儲備銀行可能不會過多關注月度數據,因為這些數據僅反映通脹的部分情況——該行的季度評估被認為是更準確的衡量標準。包含電力補貼等政策影響的總體通脹率穩定在2.5%。
VanEck投資主管Russel Chesler認為這些數據是積極的,但他淡化了短期內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最近的降息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控制住通脹。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今年餘下時間我們都將如履薄冰,直到通脹率穩步下降。”
上周澳大利亞央行將官方現金利率下調至4.1%后,央行行長Michele Bullock警告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幾天後,Bullock在議會發言中表示:”如果不採取這次降息措施,核心通脹率最終很可能會低於我們2%-3%的目標區間。”她還承認央行在2022年加息行動過遲,並表示”不想重蹈覆轍”。
在大型銀行中,Westpac預測未來幾個月通脹率將顯著放緩。儘管市場目前僅預測4月份降息概率為19%,但仍預計2025年底前將進行兩次降息。
就業市場方面,1月份新增約44,000個就業崗位,失業率從4%微升至4.1%。統計局指出,就業人數與失業率同時上升是因為更多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目前約三分之二的適齡澳大利亞人處於就業或求職狀態。
當市政財政與民生訴求正面碰撞,如何在開源節流與激活經濟間尋找平衡點,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
市民用”錢包投票”的威脅雖顯情緒化,卻也揭示了政策調整中的微妙心理——公共服務一旦形成慣性福利,抽離必然遭遇反彈。
畢竟當通脹陰雲未散,每一分額外支出都可能成為壓垮消費信心的稻草。或許市政廳需要以更透明的成本公示與更靈活的配套措施,讓這場停車費博弈轉向共贏。
畢竟城市活力的維繫,終究要在算盤與人心之間走出第三條路。
素材來源:WAtoday、The West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