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Coles、Woolies成全球最賺錢超市…
今天,澳洲兩大超市巨頭Coles和Woolworths再次霸榜各大澳媒頭條!
原因是一份最新發布的報告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超市行業的問題,讓這兩家巨頭再次成為眾矢之的。這份報告揭露
這兩家超市不僅是全球最賺錢的超市,
還在生活成本危機期間,
沒有把省下來的錢回饋給消費者,
而是繼續默默「吸金」!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重磅出擊,
對Coles和Woolworths
提出了20項改革建議
每一項都關乎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澳洲物價高真相大白
超市成全球最賺錢超市
為了調查澳洲超市行業是否真的吃相難看,ACCC 深入研究了Woolworths、Coles、Aldi 和 Metcash(主要供應獨立雜貨店的公司)的財務狀況,結果有了震驚的發現:
Woolies佔據全澳38%的食品雜貨市場
Coles也緊隨其後,佔29%
而Aldi佔了全澳9%食品雜貨市場
更令人驚訝的是,報告發現:
Coles、Woolworths和Aldi的利潤率
竟然在全球超市行業里名列前茅!
誰比它們還賺錢?
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加拿大的 Loblaw超市的利潤率可以相比;而英國的Sainsbury』s和Tesco這些大牌超市的利潤率,還不到Woolworths的一半!
這意味著什麼?
很簡單:澳洲的物價貴,並不是單純因為供應鏈成本高,而是因為超市沒有真正去拼價格,而是一直在默默賺錢…
為什麼Coles和Woolworths
在澳洲可以「躺賺」?
報告明確指出,
澳洲的超市市場缺乏真正有力的競爭者,導致Coles和Woolworths可以「穩坐江山」,無需在價格上彼此廝殺。
監管機構甚至用了「寡頭壟斷」來形容目前的局面,也就是說,Coles和Woolworths幾乎掌控了澳洲大部分的食品雜貨市場,競爭壓力幾乎為零。
而這就意味著:超市利潤穩穩的:它們根本不需要在價格上打折太多來爭搶市場份額。
成本節約沒有完全讓利給消費者:近幾年超市雖然有控製成本,但卻沒有把節省的錢全數回饋給消費者,導致澳洲消費者在生活成本高企的情況下,仍然要花大價錢買生活必需品。
面對ACCC的嚴厲批評,Coles和Woolworths當然不會乖乖認輸。它們表示,澳洲購物者其實有很多其他購買渠道,比如:Chemist Warehouse(護膚、美容、保健品)
Bunnings(清潔用品、寵物用品)
Costco(大批量購買)亞馬遜(部分食品雜貨)
但ACCC並不買賬,它們指出:「這些零售商或許能賣出部分雜貨,但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像Coles和Woolworths一樣,提供全品類購物的便利,所以它們不能真正威脅到超市的市場地位。」
ACCC動真格:20條改革建議
每一項都關乎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ACCC重磅出擊,提出了20 項建議,希望推動行業改革,讓澳洲人能買到更實惠的商品。其中幾個關鍵點:一、透明化價格標籤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常買的零食、冰淇淋、洗衣粉…包裝悄悄變小了,但價格一點沒降,甚至還漲了?這就是縮水通脹(Shrinkflation)。
讓消費者花同樣的錢,買更少的東西。
ACCC 這次直接點名批評,認為超市應該在商品縮水時明確標註,讓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有沒有被套路。
目前,法國已經開始在貨架上貼醒目的橙色標籤提醒消費者,澳洲很快也會跟進!
2、忠誠度計劃每三年審查一次
Coles和Woolworths近年大力推廣忠誠度計劃,但 ACCC 發現:你在超市花2000澳元,竟然只能拿回 10澳元。
這讓忠誠度計劃成了一種「心理安慰」,而不是實打實的優惠。報告建議每三年對忠誠度計劃進行獨立審查,確保消費者真正獲益,而不是用積分系統「忽悠人」!
3、超市「圈地」行為受限
ACCC報告還揭露,Coles和Woolworths通過購買黃金地段,阻止其他競爭對手進入市場,造成了市場壟斷。
現在,ACCC 建議政府收緊規劃和分區法規,防止超市隨意「圈地」,以此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如果這項改革落實,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超市品牌進入澳洲市場,消費者的選擇也會更多。
關於這些建議,澳洲政府表示十分同意,並表示將作為未來改革的一部分。財政部長Jim Chalmers直言:「我們不會讓澳洲人被超市當傻瓜!我們要更多競爭、更低價格和更好的交易。」
政府還宣布,在未來三年內撥款290萬澳元,幫助供應商對抗大型超市的不公平做法。
短期內,價格大幅下降可能不現實,但如果這些改革落地:
超市的定價會更透明
澳洲消費者能更清楚地知道有沒有被坑
新超市品牌可能進入市場
帶來更多競爭,推動價格下降
供應商和農民地位提升
不再被超市壓榨,食品價格或許更合理
你怎麼看?你覺得這些改革建議能真正改變現狀嗎?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的家一墨爾本,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