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夫婦中國旅行變突發疾病,保險拒絕理賠
承擔不起
墨爾本夫婦一場期待已久的中國旅行,卻變成了一場「噩夢」——旅行途中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醫搶救,目前仍在中國醫院接受治療,高昂的醫療費用令他們無力承擔,而澳洲的保險公司卻拒絕理賠。
據報道,今年3月初,家住莫寧頓半島的David Crowley與妻子Penelope終於踏上了心心念念的中國旅程。
早在疫情之前,老兩口就想去中國旅遊,但被疫情耽擱了好幾年,因此,這次的旅行可以說是期待已久。
然而,3月10日,在桂林跟團游時,64歲的David突然感到身體不適。
由於出現咳嗽和胸悶等癥狀,他們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於是去附近藥店買了感冒藥。
David的兒子Liam回憶,母親曾提到,那天的行程中有不少台階,父親平時很喜歡步行,但那天明顯感到吃力,行動緩慢。「我母親以為他只是得了胸腔感染,沒想到情況比想象的嚴重得多。」
第二天(3月11日)清晨,David突然無法動彈,臉色蒼白,甚至呼吸困難。
Penelope立刻衝到酒店前台求助,救護車在10分鐘內趕到,將David送往了酒店附近的桂林市人民醫院。
經診斷,他突發心臟病,被送入ICU。
隨後,醫生為他緊急手術,植入兩枚心臟支架,以穩定病情。
David的兒子Liam當時還在維州,突然收到母親的消息,得知父親病危、孤身在異國醫院搶救,母親又因語言不通而難以與醫生溝通,讓他感到無比擔憂。
高額的醫療費用也成為他們巨大的負擔。
Liam說,僅在父親住進ICU的前兩天,包括救護車費用、手術費和治療費在內的所有花費就達到1.1萬澳元,「每天的費用平均在2000澳元左右。」
更糟糕的是,儘管夫婦二人購買了旅遊保險,但保險公司卻拒絕理賠,理由是David曾有心臟病史,被認定為「已有病症」,因此不在保險範圍內。
Liam解釋,2023年,父親的哥哥曾突發心臟病,因此父親當時提前做了預防性檢查,並植入了兩枚心臟支架。
保險公司正是以此為依據,判定他的病情屬於「既往疾病」,因此拒絕支付任何醫療費用。
眼看著父母在異國他鄉面臨困境,Liam開始四處奔走,希望能挽回損失。
他向新加坡航空申請父母未完成航程的退款,但航司僅同意退還部分稅費,總額僅為每人186.81澳元。
無奈之下,Liam發起募款活動,目前已籌得1.5萬澳元,這讓他感到無比感激。
3月15日,David終於蘇醒,能夠自主呼吸,病情有所好轉。
然而,醫生表示,他仍需至少再住院兩周,並可能需要額外的手術。
Liam表示:「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他的情況可以進一步穩定,這樣我們就能安排讓他回澳洲繼續治療。」
儘管一家人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但Liam仍然充滿希望,也對外界的幫助和支持表示感謝。
他呼籲所有計劃出國旅行的人,確保他們的保險條款涵蓋所有可能的突發情況,避免重蹈覆轍。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