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麥區面臨乾旱風險 購買大批澳洲和加拿大小麥

2025年05月11日 4:25

路透社5 月 9 日引述貿易商說,最近幾周中國買家從購買了 40 萬至 50 萬噸,原因是高溫可能損害農業中心地帶的作物。

2023 年 9 月 18 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克雷莫納的一位小麥種植者在收穫。
2023 年 9 月 18 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克雷莫納的一位小麥種植者在收穫。 AP – Jeff McIntosh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古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種植國,當國內供不應求時,中國也會大量進口糧食。

本周早些時候,種植中國約三分之一小麥的發布了風險預警,炎熱乾旱的天氣威脅該省田地里生長的小麥。

兩家主要貿易公司的消息來源稱,已經從購買了四五批,每批 5.5 萬噸的小麥,將於七八月份交貨,並從加拿大購買了約 20 萬噸小麥。這些小麥都是制粉級優質小麥。

其中一位貿易商說,這是中國自去年以來首次從澳大利亞預訂小麥。

近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小麥進口國之一,2024 年的進口量約為 1千100 萬噸,價值 35 億美元。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通常是中國最大供應國。

據一位貿易商說,由於關稅和貿易戰,中國買家會避免購買美國小麥。

去年中國小麥和玉米大豐收后,進口貨運量急劇放緩,此後一直維持在低水平。

中國海關通過貿易數據監測網(Trade Data Monitor)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推遲或改變了從澳大利亞發貨的時間,在截至3月31日的七個月里,小麥進口量不足一百萬噸。

產量下調500萬噸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他們的公司已將 2025 年中國小麥產量預測下調了約 500 萬噸,但不能保證隨後會有更多的採購,因為中國有大量的小麥庫存。

澳大利亞農作物預測公司的分析師羅德-貝克(Rod Baker)說:「中國本作物年度的飼料穀物自給自足,庫存量很大,」他補充說,中國經濟增長乏力也抑制了穀物需求。

據貿易商稱,在加拿大穀物行業首府溫尼伯,有關加拿大向中國出售小麥的說法在農業商業圈中不絕於耳。但有關銷售的具體細節卻鮮有披露。

在當前的2024/25年度早些時候,量下降,導致國際小麥價格低迷,芝加哥基準期貨Wv1仍接近去年7月觸及的四年低點。

交易商說,隨著2025/26年度的臨近,加上中國即將收穫小麥的天氣風險,有吸引力的價格可能會吸引中國進口商重返市場。

大麥

路透社說,中國進口商也預訂了大量的大麥。據一些貿易商表示,已售出六艘巴拿馬型散貨船。裝載約 36萬噸法國或的新作物大麥,將於 7 月或 8 月交付。

一位德國貿易商說:”中國的小麥和大麥進口採購在過去一年裡一直非常平靜,這是我在許多個月里看到的第一筆大宗交易」。

可選擇產地的飼料大麥採購來自烏克蘭或法國。一位貿易商說,這些交易的價格約為每噸 250 美元至 254 美元,交付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