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欠下16億刀,澳洲37家醫院破產

2025年05月27日 17:07

第二大私立醫院運營商Healthscope近日宣布進入接管程序,這不僅是一起企業財務危機,更是對醫療體系的一次深刻警示。

在債務高築、保險糾紛和醫療事故的多重壓力下,這家擁有37家醫院、雇傭約1.9萬名員工的醫療巨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債務危機:巨額負債壓垮醫療巨頭

Healthscope因約16億的債務問題,被迫進入接管程序。由McGrathNicol的合伙人Keith Crawford領導的接管團隊已接手公司運營。儘管公司擁有約1.1億澳元的現金儲備,並獲得提供的1億澳元額外資金支持,但這場金融風暴仍對體系造成了巨大衝擊。

CEO Tino La Spina表示,儘管面臨財務困境,旗下37家醫院將繼續正常運營,患者和員工的利益不會受到影響。然而,此次事件暴露出私立醫療機構在高槓桿運營下的脆弱性。

二、保險糾紛:患者權益受損

去年底,Healthscope宣布對Bupa和澳洲健康服務聯盟(AHSA)的會員收取「醫院設施費」,每日50澳元,過夜100澳元。此舉在澳洲醫療界引發軒然大波,被批評為「美式醫療」的做法。Bupa和AHSA拒絕支付該費用,並威脅採取法律行動。

最終,Healthscope終止了與這兩家保險公司的合同,影響了約660萬名投保人。

這一舉措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引發了對私立醫院與保險公司之間利益博弈的廣泛關注。患者在選擇醫療服務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和潛在費用。

三、醫療事故:北部海灘醫院的悲劇

去年9月,兩歲男童Joe Massa在北部海灘醫院因脫水嚴重被誤診為輕症,延誤治療導致心臟驟停,最終不幸去世。事件引發公眾強烈憤怒,政府隨後宣布對該醫院進行全面調查,並計劃將其核心服務重新納入公立系統。

Joe的父母呼籲政府加強對私立醫院的監管,確保患者安全不受商業利益影響。這一事件成為推動醫療體系改革的重要契機。

四、未來展望:醫療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Healthscope的接管事件引發了對澳洲醫療體系的深刻反思。高槓桿運營模式、保險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頻發,暴露出私立醫療機構在追求利潤與保障患者權益之間的矛盾。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推動醫療體系的改革與重構。

目前,已有包括Ramsay Health Care在內的多家機構對收購Healthscope的部分資產表示興趣。然而,在確保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權益的前提下,如何平衡商業運營與公共利益,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Healthscope的危機不僅是一個企業的困境,更是對澳洲醫療體系的一次警示。在追求效率和利潤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醫療服務的本質——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希望此次事件能促使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反思,推動醫療體系向更加公平、高效和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