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米「末日魚」驚現澳洲海灘!引發全澳圍觀!網友:天要變?

2025年06月10日 15:51

近日,西海岸一片荒涼的海灘上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一條閃閃發光、

長達1.75米的皇帶魚(oarfish)

這種罕見的深海魚類平日深藏於千米以下的海域,被譽為「海中神話生物」,它的突然現身不僅震驚了目擊者,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波熱議。

不久前,Sybil Jesuro像往常一樣在Strahan附近的Ocean Beach遛狗。

這個偏遠海灘以其廣袤荒涼而著稱,時不時能看到鯨魚、海豹或海豚擱淺,但她這次的發現可不一般。

「我一眼就注意到了

沙灘上有什麼東西在發光」

Sybil Jesuro回憶道,「走近一看,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一條又長又亮的皇帶魚,身體呈現出銀色與藍光交織的奇異光澤。」

這條皇帶魚身長約175厘米,身體如綬帶一般柔軟修長,鰭條鮮紅,極具視覺衝擊力。

由於它們生活在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海中,極少出現在淺水區,因此每一次擱淺都會引發高度關注。

皇帶魚因其異常罕見的現身與獨特的外形,在全球多個文化中都被視為「不祥之兆」或「自然異象」的預兆。

日本就流傳著「皇帶魚現身,地震將至」的說法,因其通常在海底地震前意外接近海面並被衝上海灘,因此被稱為「末日魚」或「地震魚」。

這一說法雖無證據支持,但此次在塔州的「現身」,還是引發了不少民間猜測和陰謀論。

有網友留言調侃道:「是不是塔州也要地震了?」、「海神派它來傳話?」

面對這些言論,Sybil Jesuro則一笑置之。「我更願意相信它只是迷路了,或者被洋流沖了上來,」她說,「能親眼看到這種神秘生物,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

目前,這條皇帶魚的屍體已被當地海洋研究人員帶走,計劃用於進一步的科研研究。

科學家們對此持更冷靜態度。

海洋科學研究所(AIMS)的研究員表示,雖然皇帶魚的行為仍有許多未知之處,但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它們的出現與地震或自然災害有關。

研究員解釋道:「它們生活在水深1000米以下的區域,有時因生病、受傷或水溫變化而漂浮到淺海甚至沙灘上,這隻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

無論背後真相如何,這條「深海訪客」的出現無疑為寧靜的塔州海灘增添了一份奇幻色彩,也讓更多人意識到,即便在看似最平凡的散步中,大自然也可能送上一場不可思議的驚喜。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